出自元代王哲《永遇樂》:
正好回頭,堪當(dāng)下手,搜尋密妙。
此個圓成,無教沉溺,須是令分曉。
火坑休認(rèn),凡籠莫入,兩事銳然先跳。
惺來后、贏取三光,時時頂戴相照。
靈明一點,常隨五彩,九轉(zhuǎn)便通關(guān)要。
透出昆侖,瑩傳清凈,朗聽金雞叫。
月華輝耀,星光盈滿,此處玉花香裊。
得玄玄、玄里真宗,這番了
注釋參考
此個
亦作“ 此箇 ”。這個。 宋 柳永 《甘草子》詞:“池上憑闌愁無侶,奈此箇,單棲情緒?!?元 耶律楚材 《從圣安澄老借書》詩:“湛然寱語寄西堂,此個因緣果異常。”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中:“我有心興 周 破 紂 安天下,吾待離了此個明君,恐無似 西伯侯 有仁德?!?/p>
圓成
圓成 (yuánchéng) 成全 help sb. to attain his aim 叫我圓成了,認(rèn)我做親娘?!毒劳ㄑ浴?h3>沉溺沉溺,沉溺于 (chénnì,chénnì yú) 無節(jié)制地沉湎或放縱 wallow;indulge;be addicted to須是
(1).必須;定要。強調(diào)某種情況?!缎瓦z事》后集:“須是忍耐強行,勿思佗事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我本為葬父,故此賣身,須是完葬事過,才好去得。” 洪深 《電影戲劇表演術(shù)》第六章:“表演須有目的:須是使得觀眾在看了表演之后,對于人生,有一個充分的認(rèn)識?!?/p>
(2).本是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二折:“我須是讀書人凌云豪氣,偏遇這潑虔婆全無顧忌。” 元 紀(jì)君祥 《趙氏孤兒》第一折:“你本是 趙盾 家堂上賓,我須是 屠岸賈 門下人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糟糠自厭》:“爹媽休疑,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。”
(3).總是;終是。 元 楊顯之 《瀟湘雨》第一折:“雖然俺心下有,我須是臉兒羞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第五來 歡郎 雖是未成人,[ 歡 ]俺呵,打甚么不緊,[ 旦 ]須是 崔 家后代孫?!?/p>
分曉
分曉 (fēnxiǎo) 以邏輯或推理為根據(jù)所達(dá)到的東西 outcome 解答;一個問題的答案、結(jié)果 solution 誰家打勝,一月后見分曉 知道,明白 see or understand clearly 問個分曉 道理——多用于否定式 reason 沒分曉的話王哲名句,永遇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