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時拊頭祝文章,祗今未入崔蔡行
出自宋代敖陶孫《寄福清翅山舅陳夢寔》:
路岐引人不作長,野梅官柳野風(fēng)光。
看山看水入詩眼,歲月不覺須眉蒼。
請從丈人開肺腸,身非石人忘故鄉(xiāng)。
五年江湖枕書睡,夢隨南云落翁堂。
亦知行坐歌白頭,池南隱幾浴鳧雙。
鰥孤肯復(fù)有羈旅,石塘破寺魂悲涼。
行錐不補(bǔ)萬事裂,存者積壓天一方。
善和里第知幾易,遼東城郭空相望。
平生何用酷似舅,政似嫫母顰施嬙。
兒時拊頭祝文章,祗今未入崔蔡行。
三年一書愿見貰,骨肉滿縣愁難當(dāng)。
屋頭荼醾定過墻,滿窗日色文書香。
眼前欠甥頗念否,我亦口掛蠔山旁。
煩將歸意作泉下,小待錦衣漫俗妝。
注釋參考
兒時
兒時 (érshí) 童年 childhood 談及兒時故鄉(xiāng)的景物,如在眼前文章
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辭,現(xiàn)指篇幅不很長而獨(dú)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為文章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每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祗今
祗,同“ 祇2 ”。如今。 唐 岑參 《獻(xiàn)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之一:“天子預(yù)開 麟閣 待,祗今誰數(shù) 貳師 功!” 宋 張孝祥 《鷓鴣天》詞:“居玉鉉,擁金蟬,祗今門戶慶蟬聯(lián)?!?/p>
未入
見“ 未入流 ”。
崔蔡
(1). 東漢 崔駰 、 蔡邕 的并稱。二人皆以文章聞名。 唐 劉禹錫 《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(jì)》:“ 子厚 之喪, 昌黎 韓退之 誌其墓,且以書來弔曰:‘哀哉若人之不淑。吾嘗評其文,雄深雅健似 司馬子長 , 崔 蔡 不足多也?!?宋 歐陽修 《答梅圣俞寺丞見寄》詩:“詞章盡 崔 蔡 ,論議皆 歆 向 ?!?/p>
(2).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稱,二人皆以書法聞名。 唐 朱逵 《懷素上人草書歌》:“妙絶當(dāng)動鬼神泣, 崔 蔡 幽魂更心死?!?/p>
敖陶孫名句,寄福清翅山舅陳夢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