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遂初》
狂本類三閭,歸仍慕二疏。
何由滿人笑,但可遂吾初。
奕奕沙堤馬,棲棲下澤車。
細看俱外物,俛首老犁鋤。
注釋參考
細看
細看 (xìkàn) 仔細地觀察 scrutinize;look at carefully外物
(1)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類?!肚f子·外物》:“外物不可必,故 龍逄 誅, 比干 戮, 箕子 狂, 惡來 死, 桀 紂 亡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中食論》:“心神所以昏惑,由于外物擾之。擾之大者其事有三:一則勢利榮名,二則妖妍靡曼,三則甘旨肥濃?!?唐 高適 《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》詩:“談空忘外物,持誡破諸邪?!?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先王之於救災(zāi),髮膚尚無所愛,況外物乎!” 明 方孝孺 《贈林公輔序》:“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,自輕者也?!?/p>
(2).謂超脫于物欲之外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參日而后能外天下,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,七日而后能外物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外物棄志,滌蕩機變,忘富逸貴,杜遏勸沮,不恤乎窮,不榮乎達,不戚乎毀,不悅乎譽,道家之業(yè)也?!?唐 杜甫 《渼陂西南臺》詩:“勞生愧 嚴 鄭 ,外物慕 張 邴 ?!?/p>
(3).指外界的人或事物?!赌鲜贰R豫章文獻王嶷傳》:“訊訪東宮玄圃,乃有栢屋,制甚古拙,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,非但失之于前,且補接既多,不可見移,亦恐外物或為異論,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?”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:“雖在朱門,閉影不交外物,唯以披閲為務(wù)?!?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不是眼前無外物,不關(guān)心事不經(jīng)心?!?宋 陸游 《感懷》詩:“一窗修燈下,超然傲 羲 軒 。外物自變遷,內(nèi)景常默存。”
俛首
[bow one's head in submission] 低頭,表示服從
百越之君,俛首系頸,委命下吏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詳細解釋低頭。常用于表示恭順、伏罪、羞怍、沉思等情狀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四》:“ 馮忌 接手俛首,欲言而不敢?!?漢 賈誼 《過秦論》:“南取 百越 之地,以為 桂林 、 象郡 , 百越 之君俛首係頸,委命下吏。”《北史·周廣川公測傳》:“帝慚,俛首不語?!?唐 牛僧孺 《齊推女》:“老人俛首良久,曰:‘足下誠懇如是,吾亦何所隱焉?!?明 何景明 《明故夔州府知府鐵溪先生高公墓志銘》:“使以詩上公和答,章立就,使臣俛首嘆服曰:此 中國 詩人也?!?嚴復(fù) 夏曾佑 《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》:“指天畫地,演説古今,喜則涎流吻外,怒則植發(fā)如竿,悲與怨則俛首頓足?!?/p>
犁鋤
1.亦作"犁鋤"。亦作"犂鉏"。 2.農(nóng)具。犁和鋤。 3.借指耕作。陸游名句,遂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