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不識(shí)咸陽門,晚隨幣聘來漢京
出自宋代家鉉翁《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條雖蒼勁而花色灼》:
九月菊偏與秋霜宜,六月不受炎暑欺。
秋霜似同君子操,歲寒相遇長相好。
暑不與貞士謀,楊燥怒煌如相仇。
要之二菊所遭有難易,夏居其難秋若居其易。
君不見當(dāng)年秦焰焦中州,儒壇處處同荒丘。
獨(dú)余商山老人在,高臥林泉節(jié)不改。
平生不識(shí)咸陽門,晚隨幣聘來漢京。
欲興詩書談王道,再使風(fēng)俗還歸治古淳。
我評(píng)此花似此老,傲暑凌寒無不可。
種之階庭今幾年,我自識(shí)花花識(shí)我。
粵從夏五開敷到殘秋,更與黃花為輩儔。
嗟哉黃花非輩儔,老行難逐少年游。
此菊當(dāng)為菊中第一流。
注釋參考
平生
平生 (píngshēng) 終身;一生 all one’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個(gè)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;素來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,是吾不是處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不識(shí)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(shí)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(shí)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(shí)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(shí)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(shí)羞。”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(shí)。” 鄭玄 注:“識(shí)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咸陽
指 秦檜 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四》載, 齊 、 韓 、 魏 攻 秦 , 昭王 割三城以求和,且曰:“寧亡三城而悔,無危 咸陽 而悔也?!?南宋 丞相 秦檜 割地媚 金 以求偏安,事類 昭王 。 秦 都 咸陽 而 檜 姓 秦 ,故時(shí)人以“咸陽”稱之。 宋 陸游 《跋李莊簡公家書》:“﹝ 李光 ﹞每言 秦 氏( 秦檜 ),必曰‘咸陽’。憤切慨慷,形於色辭。” 清 唐孫華 《題吳長卿先生宋相譜冊(cè)子》詩:“妝點(diǎn) 錢唐 作 汴州 ,君臣燕喜竟忘讎。 咸陽 巧為 金源 計(jì),良將先教死 杜郵 ?!痹ⅲ骸?秦檜 當(dāng)國,人不敢斥言,皆呼為 咸陽 ?!?/p>
幣聘
聘請(qǐng)賢人用的禮物。 唐 元稹 《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》:“幣聘雖盈篋,泥章未破緘?!?/p>
漢京
指 漢 朝都城 長安 或 洛陽 。亦借指其他古代漢族政權(quán)的都城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博我以皇道,弘我以 漢京 ?!?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光 漢京 于諸夏,總八方而為之極?!?明 尹耕 《春懷》詩:“春深關(guān)塞尚屯兵,萬里防胡拱 漢京 。”
家鉉翁名句,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條雖蒼勁而花色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