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松看百尺,畫像留三嘆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游甘露寺》:
去國日已遠,涉江歲將闌。
東南富山水,跬步留清歡。
遷延廢行邁,忽忘身在官。
清晨涉甘露,乘高棄征鞍。
超然脫阛阓,穿云撫朱欄。
下視萬物微,惟覺滄海寬。
潮來聲洶洶,望極空漫漫。
一一渡海舶,冉冉移檣竿。
水怪時出沒,群嬉類豭羱。
幽陰自生火,青熒復(fù)誰鉆。
石頭古天險,憑恃分權(quán)瞞。
疑城曜遠目,來騎驚新觀。
聚散定王業(yè),成毀猶月團。
金山百圍石,岌岌隨濤瀾。
猶疑漢宮廷,屹立承露盤。
狂波恣吞噬,萬古嗟獨完。
凝眸厭滉漾,繞屋行盤跚。
此寺歷今古,遺跡皆龍鸞。
孔明所坐石,牂歷非人刊。
經(jīng)霜眾草短,積雨青苔寒。
蕭翁嗜佛法,大福將力干。
坡陁故鑊在,甲錯蒼龍蟠。
衛(wèi)公秉節(jié)制,佛骨埋金棺。
長松看百尺,畫像留三嘆。
新詩語何麗,傳讀紙遂刓。
嗟我本漁釣,江湖心所安。
方為籠中閉,仰羨天際摶。
游觀惜不與,賦詠嗟獨難。
俸祿藉升斗,齏鹽嗜咸酸。
何時扁舟去,不俟官長彈。
注釋參考
長松
藥草名。服之可黑須發(fā)。 宋 蘇軾 《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?zhí)煊X》詩之一:“莫道長松浪得名,能教覆額兩眉青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一·長松》:“長松生古松下,根色如薺苨,長三五寸,味甘微苦,類人參,清香可愛。按 張?zhí)煊X 《文集》云: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,患大風(fēng),眉髮俱墮,哀苦不堪。忽遇異人,教服長松,示其形狀。 明 採服之,旬餘毛髮俱生,顏色如故?!?/p>
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長或深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龍門 之桐,高百尺而無枝。” 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二:“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”《文選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圍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圍,言其長大也?!?宋 蘇軾 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萬象於瑤琨?!?/p>
(2).桅桿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於是候勁風(fēng),揭百尺,維長綃,掛帆席?!?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?!?/p>
畫像
畫像 (huàxiàng) 畫人像 draw a portrait;portray 給孩子畫像 畫像 (huàxiàng) 肖像 portrait 巨幅畫像 畫成的人像 portrayal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?!段倪x·陸機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游甘露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愛優(yōu)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