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圍但見諸營柳,九曲難尋故國溪。
出自宋朝王安石《泛舟青溪入水門登高齋奉呈叔康》
簿領(lǐng)紛紛惜此時,起攜佳客散沈迷。
十圍但見諸營柳,九曲難尋故國溪。
牽埭欲隨流水遠,放船終礙畫橋低。
子猷清興何曾盡,想憶高齋更一躋。
注釋參考
十圍
(1).亦作“ 十韋 ”。形容粗大?!段倪x·枚乘<上書諫吳王>》:“夫十圍之木,始生而蘗,足可搔而絶,手可擢而拔?!?張銑 注:“十圍,言大也?!薄稘h書·成帝紀》:“是日大風,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?!?顏師古 注:“韋與圍同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 庾子嵩 長不滿七尺,腰帶十圍?!?宋 路振 《九國志·吳志·張訓》:“身長八尺餘,腰帶十圍?!?清 金農(nóng) 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階前老槐十圍大,碧羅張繖高厭厭?!卑矗瑖拈L度,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于三寸、五寸等說。
(2).謂兵力十倍于敵,則可圍之。參見“ 十圍五攻 ”。
九曲
(1).迂回曲折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?? 罚骸皬?岱 土兮魏闕,歷九曲兮牽牛?!?唐 盧綸 《送郭判官赴振武》詩:“ 黃河 九曲流,繚繞古邊州?!?明 唐寅 《金粉福地賦》:“三重銀戶,入九曲之摩尼?!蹦δ?,梵語“寶珠”的譯名。
(2).指 黃河 。因其河道曲折,故稱。 唐 黃滔 《融結(jié)為河岳賦》:“ 三門 九曲,競呈昇沒之源; 太華 維 嵩 ,交闢奔衝之路。” 唐 齊己 《瀟湘二十韻》:“對茲傷九曲,含濁出 崑崙 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九曲風濤何處顯?則除是此地偏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劫寶》:“九曲天險,只用蓮舟蕩漾?!?/p>
(3).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。 宋 朱熹 《武夷櫂歌》之十:“ 九曲 將窮眼豁然,桑麻雨露見平川?!?元 薩都剌 《武夷館方池》詩:“溪船明日泛 九曲 ,出入紫翠聽潺湲。” 郁達夫 《詠武夷》:“ 武夷 三十六雄峯, 九曲 清溪境不同。”
故國
故國 (gùguó) 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所謂故國者,非謂有喬木之謂也,有世臣之謂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》 祖國,本國 motherland 見故國之旗鼓,感乎生于疇日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生活習慣基本上保持故國的一套 故鄉(xiāng),家鄉(xiāng) native countryside 取醉他鄉(xiāng)客,相逢故國人?!啤?杜甫《上白帝城詩》 舊都。南宋時指汴京 old capital 指舊地;古戰(zhàn)場 old haunt 故國神游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發(fā)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王安石名句,泛舟青溪入水門登高齋奉呈叔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