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道是什么曲調(diào),洞庭山腳太湖心
出自宋代釋崇岳《偈頌一百二十三首》:
一人打氈拍板,一人吹無孔笛。
梵音清雅,令人樂聞。
且道是什么曲調(diào),洞庭山腳太湖心。
注釋參考
且道
(1).猶言試想,試問。 宋 楊萬里 《酴醿》詩:“借令落盡仍香雪,且道開時是底花!” 宋 方岳 《如夢令·春思》詞:“春去,春去,且道干卿何事?”
(2).猶言試看,且看。 宋 楊萬里 《題王季安佚老堂》詩之一:“是中卻有商量處,且道 青原 幾許高?” 宋 嚴(yán)參 《沁園春·吳仲明竹坡》詞:“休説龍吟,莫言鳳嘯,且道高標(biāo)難勝渠?!?/p>
什么
什么 (shénme) what 表示詢問某人、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質(zhì) 你從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 表示詢問某物或某事的情況 告訴我你在找什么 虛指,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聞到一種什么花香 表示否定 他算什么,你竟掛念他 表示責(zé)難 你笑什么? 表示詢問在它前面的詞或一系列的詞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 這是爬行動物、兩棲動物,還是別的什么東西 表示驚訝或激動 什么,不吃早餐啦! 一切事物 whatever 無論大地——生育一切的母親——出產(chǎn)什么 用在“也”前,表示所說的范圍之內(nèi)無例外 nothing 他什么也不怕 用在“都”前,表示所說的范圍之內(nèi)無例外 anything 只要認(rèn)真學(xué),什么都能學(xué)會曲調(diào)
(1).指歌曲。 晉 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曲調(diào)將半,景落西軒。”《南史·后妃傳下·張貴妃》:“采其尤艷麗者,以為曲調(diào),被以新聲?!?/p>
(2).歌曲或戲曲的調(diào)子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有仙姬數(shù)十,奏諸異樂,婉轉(zhuǎn)清亮,曲調(diào)悽悲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雜劇曲名》:“ 董解元 所編《西廂記》,世代未遠(yuǎn),尚罕有人能解之者,況今雜劇中曲調(diào)之冗乎?” 吳伯簫 《北極星·歌聲》:“時代變了, 延安 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調(diào),換上了新的內(nèi)容。”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?!?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姟?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。”參見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山腳
山腳 (shānjiǎo) 亦稱“山麓”。山的靠jin{1-1}平地的地方 piedmont;foot of a hill湖心
湖水的中間。 唐 劉禹錫 《洞庭秋月行》詩:“ 洞庭 秋月生湖心,層波萬頃如鎔金?!?清 魏源 《昆山別龔自珍》詩:“明宵夢我舟,湖心浪如堵。”
釋崇岳名句,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