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次韻劉寺簿二首》:
山寺方同祭祀齋,忽驚繭紙一詩開。
從今儻使親余論,愿戒譍門許數(shù)來。
注釋參考
從今
從現(xiàn)在起?!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跋壬畨?,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?!?宋 郭應祥 《玉樓春》詞:“從今對酒與當歌,空惹離情千萬緒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從今經(jīng)懺無心禮,專聽春雷第一聲?!?杜鵬程 《延安人》:“從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,是什么模樣?”
儻使
倘使,倘若。 唐 孟云卿 《途中寄友人》詩:“儻使長如此,便堪休去程。” 清 秦曾熙 《小螺庵病榻憶語跋》:“儻使得賦于歸,以其所以事父母者事翁姑,則宗族間詎不又嘖嘖稱賢婦歟?”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儻使置身當時,與古民同其憂患,則頹唐侘傺,復遠念 盤古 未生,斧鑿未經(jīng)之地,又事之所必有者已。”
余論
(1).識見廣博之論;宏論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問 楚 地之有無者,愿聞大國之風烈,先生之餘論也?!薄端螘ぶ芾蕚鳌罚骸拔犭m疲冗,亦嘗聽君子之餘論,豈敢忘之。” 宋 蘇軾 《答范景山書》:“久不聞餘論,頑鄙無所鐫發(fā),恐遂汩沒於流俗矣?!?/p>
(2).前人傳留下的言論?!稌x書·儒林傳序》:“擯 闕里 之典經(jīng),習 正始 之餘論?!?南朝 梁 劉孝標 《重答劉秣陵詔書》:“緒言餘論,藴而莫傳。”
(3).指一言半語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廣絕交論》:“攀其鱗翼,丐其餘論。” 唐 徐晶 《贈溫駙馬汝陽王》詩:“疇昔承餘論,文章幸濫推?!?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西門豹宋均優(yōu)劣》:“用此事與 均 令娶巫家女事同,豈 均 暗合 孫吳 耶?抑亦盜其故智餘論乎?”
(4).指閑言碎語。 明 劉基 《御賜歸老青田詔書》:“卿善為忠者,所以不辨而趨朝,一則釋他人之餘論,況親君之心甚切,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?惡言不出者歟?”
譍門
候門。亦指候門者。 唐 李端 《冬夜集張尹后閣》詩:“譍門常吏在,登席舊寮稀?!?宋 陸游 《雨中過東村》詩:“歸來笑向譍門説,且了浮生一首詩。” 清 曹寅 《使院種竹》詩:“孰云譍門勞,能此白日靜?!?/p>
趙蕃名句,次韻劉寺簿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犀牛溜冰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