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感通若相遇,夢境幻境皆成真
出自宋代王铚《黃州棲霞樓蘇翰林所賦小舟橫截春江是也曾竑》:
銅雀不得鏁二喬,春江亦夢攜西子。
此樓縹緲相風(fēng)流,此恨纏{1-1}綿在云水。
洞庭葉下愁湘君,不獨(dú)陽臺云雨神。
精神感通若相遇,夢境幻境皆成真。
黃州刺史清如鏡,水光山色心同瑩。
牧之出守到元之,誰解把詩聞萬乘。
圖成攜得千里行,孤帆趁落斜陽城。
江頭莫指挽鄧處,離合古今同一情。
注釋參考
精神
精神 (jīngshén) 指意識、思維、神志等 spirit;mind 精神為之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俱用精神。 精神復(fù)舊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指內(nèi)容的實(shí)質(zhì)所在;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活力;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;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犧牲精神。感通
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。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,從而導(dǎo)致相應(yīng)的反應(yīng)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上》:“《易》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?!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巴踉庞髁x備悉矣,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七二:“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。曰:‘感,是事來感我;通,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。’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 謝小娥 立志報(bào)仇,夢寐感通,歷年乃得?!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(shí)論選集·論排外宜有別擇》:“如謂委屈將順,先意承旨,即可感通殊俗……而外人且愈養(yǎng)而愈驕,其蹴踏凌侮,乃無所不至。”
相遇
相遇 (xiāngyù) 遇見,遇到 meet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(jìn)行辯論夢境
夢境 (mèngjìng) 夢中的情形 dreamworld;dreamland幻境
幻境 (huànjìng) 虛幻神異的境況 fairyland 在此,我們并不逃避現(xiàn)實(shí)而進(jìn)入愉快的幻境 僅僅在幻想中或夢境中出現(xiàn)的理想地方 dreamland 充滿了美女和瓊漿玉液的一個(gè)令人陶醉的幻境成真
成仙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夫妻玩賞》:“男子得道,隸籍 木公 ;女子成真,列名 金母 ?!?/p>
王铚名句,黃州棲霞樓蘇翰林所賦小舟橫截春江是也曾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