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辟之《于令儀誨人》:
曹州于令儀者,市井人也,長厚不忤物,晚年家頗豐富。
一夕,盜入其室,諸子擒之,乃鄰子也。
令儀曰:“汝素寡悔,何苦而為盜邪?”曰:“迫于貧耳!”問其所欲,曰:“得十千足以衣食。
”如其欲與之。
既去,復(fù)呼之,盜大恐。
謂曰:“汝貧甚,夜負(fù)十千以歸,恐為人所詰。
留之,至明使去。
"盜大感愧,卒為良民。
鄉(xiāng)里稱君為善士。
君擇子侄之秀者,起學(xué)室,延名儒以掖之,子、侄杰仿舉進士第,今為曹南令族。
曹州于令儀者,市井人也,長厚不忤物,晚年家頗豐富。
一夕,盜入其室,諸子擒之,乃鄰子也。
令儀曰:“汝素寡悔,何苦而為盜邪?”曰:“迫于貧耳!”問其所欲,曰:“得十千足以衣食。
”如其欲與之。
既去,復(fù)呼之,盜大恐。
謂曰:“汝貧甚,夜負(fù)十千以歸,恐為人所詰。
留之,至明使去。
"盜大感愧,卒為良民。
鄉(xiāng)里稱君為善士。
君擇子侄之秀者,起學(xué)室,延名儒以掖之,子、侄杰仿舉進士第,今為曹南令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