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處是物外,徒然勞指注
出自宋代釋如珙《道藏主號物外因作此偈》:
何處是物外,徒然勞指注。
物物皆唯我,我實(shí)無比喻。
去卻我一字,動靜隨所寓。
靈光遍寰宇,今古絕來去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物外
物外 (wùwài) 世外;世俗之外 aloof from worldly things 飄然物外徒然
徒然 (túrán) 僅僅如此 only 無緣無故;偶然 without cause or reason 皆不徒然 枉然。白白地;不起作用 for nothing;in vain 我找不到他們,徒然跑了半天指注
(1).指示;指點(diǎn)。
(2).指指點(diǎn)點(diǎn),指責(zé)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俗流知者誰,指注競嘲慠?!薄段鍩魰け倍U賢禪師法嗣·法昌倚遇禪師》:“夜半烏雞誰捉去?石女無端遭指注。”
釋如珙名句,道藏主號物外因作此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