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栻《題榕溪閣》:
寒溪澹容與,老木枝相樛。
其誰合二美,名此景物幽。
太史昔南騖,於焉曾少休。
想當(dāng)下榻初,清與耳目謀。
品題得要領(lǐng),亦有翰墨留。
我來訪遺址,密竹鳴鉤辀。
稍令舊觀復(fù),還與佳客游。
樹影散香篆,水光泛茶甌。
市聲不到耳,永日風(fēng)颼颼。
所忻簿書隙,有此足夷猶。
平生丘壑原,如痼不可瘳。
雖知等喧寂,終覺靜理優(yōu)。
更思濯滄優(yōu)。
榕根浮小舟。
注釋參考
靜理
(1).清凈之道。 唐 皇甫曾 《贈鑒上人》詩:“息心歸靜理,愛道坐中宵。”
(2).靜息調(diào)理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林·翰林建言知名》:“上震怒曰:‘朕宮中靜理,猶視庶事,今氣體未復(fù),豈可不自愛。’”
張栻名句,題榕溪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