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邦彥《楚平王廟》:
奸臣亂國紀,伍奢思結(jié)纓。
殺賢恐遺種,巢卵同時傾。
健雛脫身去,口血流吳庭。
達士見幾微,楚郊憂苦兵。
十年軍入郢,勢如波卷萍。
賢亡國嬰難,王死尸受刑。
將隳七世廟,先壞百里城。
子胥雖捐江,素車駕長鯨。
驚濤寄怒余,遺廟羅千楹。
王祠何其微,破屋風泠泠。
蟄蟲陷香案,饑鼠懸燈檠。
淫俗敬魑魅,何人雇威靈。
臣冤不讎主,況乃鋤丘塋。
報應苦不直,吾將問冥冥。
注釋參考
不讎
亦作“不仇”。 1.不回答?!对姟ご笱拧ひ帧罚骸盁o言不讎,無德不報?!?朱熹 集傳:“讎,答?!?/p>
(2).不相等?!缎绿茣ば虐餐趵钚剛鳌罚骸?褘 功多,執(zhí)政害之,賞不讎,為當時所恨?!?/p>
(3).無征驗;不實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 五利 妄言見其師,其方盡,多不讎?!?顏師古 注:“讎,應當也。不讎,無驗也。”《明史·宦官傳二·陳奉》:“奸人訐奏,語多不讐?!?/p>
(4).不售?!兑葜軙ば¢_》:“汝恭聞不命,賈粥不讐,謀,念之哉!” 朱祐曾 校釋:“讐、售古今字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春秋》:“酤家不讎其酒,屠者罷列而歸?!?/p>
況乃
亦作“況乃”。亦作“況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赤石進帆?!吩姡骸爸苡[倦瀛壖,況乃陵窮髮?!?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餘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?!?唐 元稹 《和樂天秋題曲江》:“況乃江楓夕,和君《秋興》詩?!?/p>
(2).何況;況且;而且。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誅罰,況乃犯天,得無咎乎?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初發(fā)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》:“茲情已分慮,況廼協(xié)悲端?!?宋 王安石 《酬沖卿月晦夜有感》詩:“夜云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?!?/p>
丘塋
墳墓。古祖宗墳墓多在家鄉(xiāng),因亦指鄉(xiāng)里。 晉 潘岳 《楊荊州誄》:“退守丘塋,杜門不出,游目典墳,縱心儒術(shù)?!?/p>
周邦彥名句,楚平王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