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皮日休《初夏游楞伽精舍》
越舼輕似萍,漾漾出煙郭。人聲漸疏曠,天氣忽寥廓。
伊予愜斯志,有似劀□瘼。遇勝即夷猶,逢幽且淹泊。
俄然棹深處,虛無倚巖崿。霜毫一道人,引我登龍閣。
當中見壽象,欲禮光紛箔。珠幡時相鏗,恐是諸天樂。
樹杪見觚棱,林端逢赭堊。千尋井猶在,萬祀靈不涸。
下通蛟人道,水色黮而惡。欲照六藏驚,將窺百骸愕。
朅去山南嶺,其險如邛笮。悠然放吾興,欲把青天摸。
紫藤垂罽珥,紅荔懸纓絡(luò)。蘚厚滑似漦,峰尖利如鍔。
斯須到絕頂,似愈漸離火霍。一片太湖光,只驚天漢落。
梅風脫綸帽,乳水透芒屩。嵐姿與波彩,不動渾相著。
既不暇供應,將何以酬酢。卻來穿竹徑,似入青油幕。
穴恐水君開,龕如鬼工鑿。窮幽入茲院,前楯臨巨壑。
遺畫龍奴獰,殘香蟲篆薄。褫魂窺玉鏡,澄慮聞金鐸。
云態(tài)共縈留,鳥言相許諾。古木勢如虺,近之恐相蠚。
怒泉聲似激,聞之意爭博。時禽倏已嘿,眾籟蕭然作。
遂令不羈性,戀此如纏縛。念彼上人者,將生付寂寞。
曾無膚撓事,肯把心源度。胡為儒家流,沒齒勤且恪。
沐猴本不冠,未是謀生錯。言行既異調(diào),棲遲亦同托。
愿力儻不遺,請作華林鶴。
注釋參考
六藏
六腑?!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百骸,九竅,六藏,賅而存焉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六藏,六腑也,謂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、三焦也。”或以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、命門為“六藏”?!峨y經(jīng)·三十九難》:“然五藏亦有六藏者,謂腎有兩藏也,其左為腎,右為命門。命門者,謂精神之所舍也,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繫胞,其氣與腎通,故言藏有六也?!薄读凶印ぶ倌帷罚骸澳瞬恢俏移呖姿闹еX,心腹六藏之所知,其自知而已矣?!?/p>
佛教語。原以龜藏其頭尾四足避害,比喻修行者藏其六識。后泛指退避忍讓。參閱《雜阿含經(jīng)》四三。 金 李澥 《漫書》詩:“胸懷平日窗八達,伎倆只今龜六藏?!?/p>
百骸
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?!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百骸、九竅、六藏,賅而存焉,吾誰與為親?” 成玄英 疏:“百骸,百骨節(jié)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何處堪避暑》詩:“從心至百骸,無一不自由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橫山舊廬獨吟》:“松下百骸輕,清風勝 和 扁 。” 姚華 《曲海一勺》:“然而兩間氣化,皆有定則;百骸勤動,皆有定數(shù)?!?/p>
皮日休名句,初夏游楞伽精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