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三尺劍以定四海
出自唐代 吳兢《貞觀政要·卷八·論貢賦》:
摘自《貞觀政要·卷八·論貢賦》
解釋?zhuān)耗弥潭痰娜咧畡Χ蕉ㄌ煜?,表示要征?zhàn)天下,平定全國(guó)。
原文摘要:
貞觀中,林邑國(guó)貢白鸚鵡,性辯慧,尤善應(yīng)答,屢有苦寒之言。太宗愍之,付其使,令還出于林藪。貞觀十二年,疏勒、朱俱波、甘棠遣使貢方物,太宗謂群臣曰:“向使中國(guó)不安,日南、西域朝貢使亦何緣而至?朕何德以堪之?睹此翻懷危懼。近代平一天下,拓定邊方者,惟秦皇、漢武。始皇暴虐,至子而亡。漢武驕奢,國(guó)祚幾絕。朕提三尺劍以定四海,遠(yuǎn)夷率服,億兆乂安,自謂不減二主也。然二主末途,皆不能自保,由是每自懼危亡,必不敢懈怠。惟藉公等直言正諫,以相匡弼。若惟揚(yáng)美隱惡,共進(jìn)諛言,則國(guó)之危亡,可立而待也。”貞觀十八年, 太宗將伐高麗, 其莫離支遣使貢白金。黃門(mén)侍郎褚遂良諫曰:“莫離支虐{1~1}殺其主,九夷所不容,陛下以之興兵,將事吊伐,為遼東之
注釋參考
三尺劍
古劍長(zhǎng)凡三尺,故稱(chēng)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?” 唐 杜甫 《重經(jīng)昭陵》詩(shī):“風(fēng)塵三尺劍,社稷一戎衣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(jì)丞相》詞:“要斬 樓蘭 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(yǔ)。” 柳亞子 《二十世紀(jì)大舞臺(tái)發(fā)刊詞》:“莽莽神州,天地邱墟。男兒不能提三尺劍,報(bào)九世仇?!?/p>
以定
猶言一定,必定?!端疂G傳》第十四回:“我看那廝不是良善君子,以定是醉了,就便睡著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一回:“我猜著你倆箇多時(shí)不見(jiàn),以定要早睡,收拾了罷休?!薄端疂G傳》第二九回:“﹝ 武松 ﹞心中自忖道:‘這箇大漢,以定是 蔣門(mén)神 了?!卑匆陨先耙远ā保槐揪鳌耙欢ā?。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(guó)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?guó)志·諸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(shuō)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吳兢名句,貞觀政要·卷八·論貢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飛刀騎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