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朝陳子龍《訴衷情》
小桃枝下試羅裳,
蝶粉斗遺香。
玉輪碾平芳草,
半面惱紅妝。
風乍暖,日初長,裊垂楊。
一雙舞燕,萬點飛花,滿地斜陽。
注釋參考
玉輪
月的別名。 唐 元稹 《月三十韻》:“絳河冰鑑朗,黃道玉輪巍。” 宋 盧炳 《水龍吟·賡韻中秋》詞:“素娥睡起,玉輪穩(wěn)駕,初離海表?!?清 金農(nóng) 《中秋夜玩月感作》詩:“世上浮飇與纖浪,不教闌入玉輪中。”
芳草
(1).香草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竹林果園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號為近 蜀 ?!?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詞:“花榭香紅煙景迷,滿庭芳草緑萋萋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家門始終》:“萬古千愁人自老,春來依舊生芳草?!?/p>
(2).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?!冻o·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?!?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顧。” 宋 劉攽 《泰州玩芳亭記》:“《楚辭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誰與玩此芳草?’自詩人比興,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?!?/p>
半面
(1).《后漢書·應奉傳》“ 奉 少聰明”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:“ 奉 年二十時,嘗詣 彭城 相 袁賀 , 賀 時出行閉門,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 奉 , 奉 即委去。后數(shù)十年於路見車匠,識而呼之。”后因用以稱瞥見一面。《北齊書·楊愔傳》:“其聰記強識,半面不忘?!?唐 錢起 《贈李十六》詩:“半面喜投分,數(shù)年欽盛名?!?/p>
(2).臉面的一半或部分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驚夢》:“停半晌、整花鈿。沒揣菱花,偷人半面,迤逗的彩云偏?!薄段饔窝a》第六回:“﹝ 行者 ﹞不住的掩淚,單單露出半面,望著 項羽 ,似怨似怒?!?/p>
(3).古代遮面之具。 清 高士奇 《天祿識馀·金羅半面》:“ 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長春殿 ,供事內臣進饌,有咳病,帝惡其不潔,命為疊金羅半面圍之,許露兩眼,下垂至胸,自是進饌者以此為例。”
(4).半邊,旁邊。 柳青 《銅墻鐵壁》第十六章:“半面又閃出一個戴da{1~1}蓋{1~1}帽的, 胡 匪排長馬上也立正了。” 柳青 《銅墻鐵壁》第十六章:“那 胡 匪兵讓他們站在半面,他往地上鋪麥草?!?/p>
紅妝
紅妝 (hóngzhuāng) 婦女的盛裝 rich dress of woman 當戶理紅妝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 代指美女 beauty 紅妝千萬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陳子龍名句,訴衷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