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用歌喉,柳邊自有,鳴禽相和
出自宋代張榘《水龍吟(丁經(jīng)之用韻詠園亭,次韻以謝)》:
近家添得園亭,曉山時看飛云過。
擁石栽梅,疏池傍竹,剪除蕪污。
更喜南墻,杏腮桃臉,含羞微露。
算鶯花世界,都來十畝,規(guī)模好、何須大。
。
開放兩眉上鎖。
把春前、新醅撥破。
病酒無聊,且容觴客,無多酌我。
底用歌喉,柳邊自有,鳴禽相和。
逗歸來,折得花枝教看,似人人么。
注釋參考
歌喉
歌喉 (gēhóu) 指唱歌人的音色,也指歌聲 singer’s voice 歌喉婉轉(zhuǎn)鳴禽
鳴禽 (míngqín) songbird 先天就有或后來學(xué)得有鳴歌能力的鳥 鳥的一類,叫聲悅耳,如伯勞、畫眉、黃鸝等相和
相和 (xiānghè) 互相應(yīng)和 in proper proportion;in step with each other 當(dāng)哭相和也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張榘名句,水龍吟(丁經(jīng)之用韻詠園亭,次韻以謝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