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發(fā)白馬》:
將軍發(fā)白馬,旌節(jié)度黃河。
簫鼓聒川岳,滄溟涌濤波。
武安有振瓦,易水無寒歌。
鐵騎若雪山,飲流涸滹沱。
揚兵獵月窟,轉(zhuǎn)戰(zhàn)略朝那。
倚劍登燕然,邊烽列嵯峨。
蕭條萬里外,耕作五原多。
一掃清大漠,包虎戢金戈。
注釋參考
燕然
(1).古山名。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(nèi)的 杭愛山 。 東漢 永元 元年,車騎將軍 竇憲 領(lǐng)兵出塞,大破 北匈奴 ,登 燕然山 ,刻石勒功,記 漢 威德。見《后漢書·竇憲傳》。 漢 班固 《<封燕然山銘>序》:“遂踰 涿邪 ,跨 安侯 ,乘 燕然 ,躡 冒頓 之區(qū)落,焚 老上 之 龍庭 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若 班固 燕然 之勒, 張昶 華陰 之碣,序亦盛矣?!?/p>
(2).泛指邊塞。詩文中敘建立邊功時,常引用之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邊論》:“比及十載,民知義方。然后簡將授奇,揚旌 云 朔 ……銘功於 燕然 之阿,饗徒於 金微 之曲?!?唐 李嶠 《餞薛大夫護邊》詩:“佇見 燕然 上,抽毫頌武功?!?宋 范仲淹 《漁家傲·秋思》詞:“濁酒一杯家萬里, 燕然 未勒歸無計?!?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閫命》:“桓桓大將操兵柄,管此去單于繫頸,馬到處 燕然 勒名?!?/p>
(3).指 漢 班固 所撰《封燕然山銘》。亦泛指歌頌邊功的詩文。 唐 竇鞏 《經(jīng)竇車騎故城》詩:“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圖書劍在泉。今日諸孫拜墳樹,愧無文字續(xù)《燕然》?!?/p>
(4).古地名?!杜f唐書·回紇傳》:“﹝ 貞觀 中﹞以 多覽 為 燕然府 , 僕骨 為 金微府 ……於故 單于臺 置 燕然都護府 統(tǒng)之,以導(dǎo)賓貢?!眳㈤啞段墨I通考·四裔二四》。
邊烽
亦作“邉烽”。1.邊疆報警的烽火。 唐 沉佺期 《塞北》詩之一:“海氣如秋雨,邊烽似夏云。” 明 梵琦 《居庸關(guān)》詩:“渠答自今收戰(zhàn)馬,兜鈴無復(fù)置邊烽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五章:“其有邊烽傳警, 潢池 弄兵,敵國外患之來,羣盜滿山之變。”
(2).指代邊境上的戰(zhàn)事。 南朝 梁 徐悱 《白馬篇》:“聞有邊烽急,飛候至 長安 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戎昱》:“ 憲宗 時,邊烽累急,大臣議和親?!?明 馮夢龍 《女丈夫·紅拂投主》:“金戈紛逐,鐵馬爭馳,眼觀邉烽四起,指日 西京 累卵危?!?清 顧炎武 《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宮》詩:“賊馬與邊烽,相將潰 中夏 ?!?/p>
(3).借指邊疆?!端鍟し苛晖跤聜鳌罚骸半m北夷猖獗,嘗犯邊烽,今城鎮(zhèn)峻峙,所在嚴固,何待遷配,以致勞擾。”參見“ 邊疆 ”。
嵯峨
嵯峨 (cuó’é) 形容山勢高峻 high and steep(mountain) 故園不可見,巫岫郁嵯峨?!鸥Α督贰?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李白名句,發(fā)白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