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前風入松,谷口泉漱石
出自宋代袁樞《武夷精舍十詠寒棲館》:
巖前風入松,谷口泉漱石。
寫之五弦琴,身在函丈席。
竹間有余地,營館招羽客。
靜夜緪高弦,待月寒林隙。
注釋參考
風入松
(1).古琴曲名?!稑犯娂で偾柁o四·風入松歌》 宋 郭茂倩 題解:“《琴集》曰:‘《風入松》, 晉 嵇康 所作也。’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兩個夫妻正和美,説甚么宮怨,相公,當此夏景,只彈一曲《風入松》好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至道元年》:“宰相問曰:‘新曲何名?’ 文濟 曰:‘古曲《風入松》也。’”
(2).詞牌名。有雙調(diào)七十二、七十三、七十四、七十六字四體,平韻。參閱《詞譜》卷十七。
(3).曲牌名。南北曲皆有。字句格律均與詞牌七十六字體前半闋略同。北曲屬雙調(diào),用在套曲內(nèi)或用作小令。南曲屬仙呂入雙調(diào),用作過曲。
谷口
(1).山谷的出入口?!读w·分險》:“衢道谷口,以武衝絶之?!?唐 王維 《歸輞川作》詩:“谷口疎鐘動,漁樵稍欲稀?!?清 黃景仁 《偕邵元直游吾谷》詩:“此間看山復(fù)看楓,谷口敞與平原同?!?/p>
(2).古地名。又名 瓠口 。在今 陜西 禮泉 東北。 西漢 于此置 谷口縣 , 東漢 廢。因位于 九嵕山 東、 仲山 西,當 涇水 出山之處,故謂之 谷口 。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。也稱 寒門 ?!稘h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。 明庭 者, 甘泉 也。所謂 寒門 者, 谷口 也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:“ 黃帝 升仙之處也?!庇肿ⅲ骸?谷口 , 仲山 之 谷口 也……以 仲山 之北寒涼,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。”
(3).古地名。在今 陜西 淳化 西北。 秦 時于此置 云陽縣 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范雎 曰:‘大王之國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。’” 鮑彪 注:“在 云陽 ?!?西漢 末年,高士 鄭樸 (字 子真 )曾隱居于此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問神》:“ 谷口 鄭子真 ,不屈其志,而耕乎巖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?!?唐 李白 《贈韋秘書子春》詩:“ 谷口 鄭子真 ,躬耕在巖石?!?王琦 注引《雍錄》:“ 谷口 在 云陽縣 西四十里, 鄭子真 隱於此。”后借指隱者所居之處。 元 楊奐 《得邳大用書復(fù)寄》詩:“ 谷口 知何似,他年愿卜隣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高郵道中簡顧所建》詩:“負耒我今歸 谷口 ,驚弓君莫問壺頭?!?/p>
漱石
亦作“潄石”。1.沖刷巖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沁水》:“其水沿波潄石,漰澗八丈,環(huán)濤轂轉(zhuǎn),西南流入於 沁水 ?!?/p>
(2).謂閑居;隱居。 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卻婚受仆》:“枕流漱石樂閒居。無夢到彤闈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復(fù)遲明府書》:“自從壯歲,便絶意于乘軒,況此暮年,益耽情于潄石?!眳⒁姟?漱石枕流 ”。
袁樞名句,武夷精舍十詠寒棲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