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賈似道《紅頭額》:
紅頭雖然似花枝,早秋雖勝未為奇。
再來得勝亦不可,勝少輸多何必疑。
注釋參考
紅頭
亦稱“ 紅頭子 ”。指頭裹紅巾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?!端疂G傳》第三四回:“明明地見你指撥紅頭子sha{1-1}人放火,你如何賴得過?”《捻軍歌謠·南來的紅頭北來的捻》:“南來的紅頭北來的捻,二家同心揍妖官?!弊ⅲ骸爸柑杰?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·顏浩長事略》:“ 三元里 打番鬼之后, 顏浩長 仍然當(dāng)莊稼漢,到紅頭zao{1-1}反(指以 李文茂 為首在 粵 北起義的紅巾軍),從前打番鬼的人,很多當(dāng)了紅頭。”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(dòng)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花枝
(1).開有花的枝條。 唐 王維 《晚春歸思》詩:“春蟲飛網(wǎng)戶,暮雀隱花枝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花亭佳偶》:“淺印花鞋小,斜插花枝鬢欲燒。” 蕭紅 《夏夜》: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,嘴里似乎咒我,她依過的那花枝,立刻搖閃不定了?!?/p>
(2).比喻美女。 前蜀 韋莊 《菩薩蠻》詞:“此度見花枝,白頭誓不歸?!?宋 張景修 《虞美人》詞:“旁人應(yīng)笑髯公老,獨(dú)愛花枝好?!?清 唐孫華 《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》:“花枝斜倚鏡臺前,晚妝人倦嬌相向。”
早秋
早秋 (zǎoqiū) 入秋不久;剛過立秋之時(shí) early autumn賈似道名句,紅頭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