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說友《題端上人詩卷》:
般若經(jīng)中正續(xù)燈,可憐白足赤髭人。
頭陀臨水曾觀影,應(yīng)識圓光寶蓋身。
注釋參考
頭陀
頭陀 (tóutuó) 原意為抖擻浣洗煩惱。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。后世也用以指行腳乞食的僧人。又作“馱都、杜多、杜荼” 梵dhūta;mendicant Buddhist monk圓光
(1).月亮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二:“圓光虧中天,金魄遂淪沒?!?明 劉基 《過秦樓》詞:“圓光易缺,急景難追?!?/p>
(2).佛教謂菩薩頭頂上的圓輪金光。 唐 法琳 《辨正論·喻篇上》:“ 如來 身長丈六,方正不傾,圓光七尺,照諸幽冥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貌堂堂,聲朗朗,頭直上只少箇圓光,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?!?/p>
(3).舊時江湖術(shù)士利用迷信心理騙人財物的一種方法。用鏡或白紙施以咒語,令童子視之,謂其上能現(xiàn)諸象,可知失物所在,或預(yù)測吉兇、禍福。《晉書·藝術(shù)傳·佛圖澄》:“﹝ 澄 ﹞又令一童子潔齋七日,取麻油合胭脂,躬自研於掌中,舉手視童子,粲然有輝。童子驚曰:‘有軍馬甚眾,’”據(jù)云,此即后來之圓光術(shù)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一○一回:“就是甚么兼精辰州符、失物圓光的那個,天天在報上上告白的?!眳㈤?徐珂 《清稗類鈔·方伎·圓光》。
寶蓋
(1).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。《觀佛三昧海經(jīng)·觀四威儀品》:“於階道側(cè)竪諸寶幢,無量寶幡懸其幢頭,百億寶蓋彌覆其上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菩提樹頌》:“菩薩飛象,越香土而來儀,五百寶蓋,騰光自合?!?唐 駱賓王 《帝京篇》:“小堂綺帳三千戶,大道青樓十二重。寶蓋雕鞍金絡(luò)馬,蘭窗繡柱玉盤龍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一一四:“左侍仙女,右侍羽童,寶蓋沓映,羽旂蔭庭?!?清 黃遵憲 《新嘉坡雜詩》之十二:“寶蓋逢花網(wǎng),金函護(hù)葉箋。”
(2).即寶蓋頭。詳“ 寶蓋頭 ”。
袁說友名句,題端上人詩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