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彭澤多倦官嘆,桓瑯邪今衰病翁
出自宋代賀鑄《秦淮官柳二首之一》:
秦淮兩潮西復(fù)東,淮邊楊柳酣薰風(fēng)。
送春白花去漠漠,避日黃鳥啼怱怱。
陶彭澤多倦官嘆,桓瑯邪今衰病翁。
此身會(huì)復(fù)有健日,擬就綠陰橫釣篷。
注釋參考
彭澤
(1).澤名。即今 鄱陽(yáng)湖 。在 江西省 北部。又名 彭湖 、 彭蠡 ?!俄n詩(shī)外傳》卷三:“左 洞庭 之波,右 彭澤 之水?!?/p>
(2).縣名。 漢 代始設(shè)。在今 江西省 北部。 晉 陶潛 曾為 彭澤 令,因以“彭澤”借指 陶潛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詩(shī)序》:“ 睢園 緑竹,氣凌 彭澤 之樽; 鄴水 朱華,光照 臨川 之筆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稱謂》:“有匹夫而不名者,若 步兵 、 彭澤 之類是也。” 清 秋瑾 《菊》詩(shī):“鐵骨霜姿有傲衷,不逢 彭澤 志徒雄?!?/p>
瑯邪
亦作“ 瑯琊 ”。亦作“瑯琊”。 1.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諸城縣 東南海濱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吾欲觀於 轉(zhuǎn)附 朝儛 ,遵海而南,放於 瑯邪 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南登 瑯邪 ,大樂(lè)之,留三月。”
(2)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。 西晉 伐 吳 , 瑯邪王 司馬伷 曾率兵駐此,因名。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環(huán) 滁 皆山也,其西南諸峯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 瑯邪 也?!?清 黃景仁 《曉過(guò)滁州》詩(shī):“最高知 瑯琊 ,翠色披滿襟?!?/p>
(3)指 秦始皇 時(shí)于 瑯玡山 上所建之 瑯邪臺(tái) 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東陼鉅海,南有 瑯邪 ?!?郭璞 注引 張揖 曰:“ 瑯邪 ,臺(tái)名也,在 渤海 間。”
(4)指 秦 瑯琊 刻石。 金松岑 《文學(xué)觀》:“碑之《泰山》、《之罘》、《瑯琊》、《會(huì)稽》;詞賦之《連珠》、《七發(fā)》是也?!?/p>
衰病
衰病 (shuāibìng) 體弱多病 feeble and sick 衰病殘歲賀鑄名句,秦淮官柳二首之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