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以甘露太和液,飲太液親壽益公,雖老歸致太平萬物好
出自宋代蘇泂《甘露歌上呈留守門下侍郎》:
太微淵默嚴不動,斗為其車運中央。
四序回旋變造化,一杓直指無偏傍。
柄臣比之號八柱,一柱難闕各有當(dāng)。
紹熙元年圖舊德,更公玉麟使過國。
屹然山立天子重,列作八柱扶天極。
天極尊嚴物有道,不減不溢常不忒。
均勞于外天闕柱,至今朝廷虛袞舄。
皇皇辟君明如日,安用動威偃禾木。
奉以甘露太和液,飲太液親壽益公,雖老歸致太平萬物好。
注釋參考
甘露
甘露 (gānlù) 甜美的雨露 sweet dew 曉枝滴甘露,味落寒泉中和液
(1).指人體中的元氣和津液?!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和液暢兮神氣寧,情志泊兮心亭亭。” 李賢 注:“和液謂和氣靈液也?!?/p>
(2).平緩的水。 宋 李長民 《廣汴都賦》:“障洪 河 之濁流,導(dǎo)溫 洛 之和液。”
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?!眳㈤啞度o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?!眳㈤?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老歸
年老致仕歸休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 王翦 謝病老歸。”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謚》:“卿大夫老歸死者,有謚何?謚者所以別尊卑,彰有德也,卿大夫歸無過,猶有祿位,故有謚也?!?/p>
太平
太平 (tàipíng) 社會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萬物
萬物 (wànwù)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;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?!稑犯娂らL歌行》 善萬物之得時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 反側(cè)于萬物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萬物莫不然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蘇泂名句,甘露歌上呈留守門下侍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