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(shí)曲遇周郎,知音荷宗伯
出自唐代湛賁《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書記事》:
名遂貴知己,道勝方晦跡。
高居葺蓮宮,遺文煥石壁。
桑田代已變,池草春猶碧。
識(shí)曲遇周郎,知音荷宗伯。
調(diào)逸南平兆,風(fēng)清建安跡。
祖德今發(fā)揚(yáng),還同書史冊。
注釋參考
識(shí)曲
謂通曉音樂?!段倪x·古詩<今日良宴會(huì)>》:“令德唱高言,識(shí)曲聽其真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識(shí)曲,謂知音人聽其真妙之聲。” 明 楊慎 《泛舟浣花東阜狷齋同賦》詩:“雙魚六馬慣識(shí)曲,青蛉白鷗皆忘機(jī)?!?清 黃景仁 《十四夜歌宴》詩:“識(shí)曲羣公敢多讓,不妨明日有狂名?!?/p>
周郎
指 三國 吳 將 周瑜 。因其年少,故稱?!度龂尽侵尽ぶ荑鳌罚骸?瑜 時(shí)年二十四, 吳中 皆呼為 周郎 ?!?唐 杜牧 《赤壁》詩:“東風(fēng)不與 周郎 便,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?!?宋 蘇軾 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詞:“故壘西邊,人道是 三國 周郎 赤壁 。”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(shí)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宗伯
(1).官名。 周 代六卿之一。掌宗廟祭祀等事,即后世禮部之職。因亦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或宗伯,禮部侍郎為少宗伯?!稌ぶ芄佟罚骸白诓瓢疃Y,治神人,和上下?!薄吨芏Y·春官·宗伯》:“乃立春官宗伯,使帥其屬而掌邦禮,以佐王和邦國。” 鄭玄 注:“宗伯,主禮之官?!薄秶Z·鄭語》“以佐 堯 者也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秩宗之官,於 周 為宗伯, 漢 為太宰,掌國祭事?!?唐 皎然 《贈(zèng)李中丞洪》詩:“頓了空王旨,仍高致君策。安知七十年,一朝值宗伯。” 宋 蘇軾 《三馬圖贊》:“西蕃有貢駿馬汗血者,有司以非入貢歲月,留其使與馬於邊。 之奇 為請乞不以時(shí)入事下禮部。 軾 時(shí)為宗伯,判其狀云:‘朝廷方卻走馬以糞,正復(fù)汗血,亦何所用?’事遂寢。”《儒林外史》二九回:“ 諸葛天申 向兩人道:‘方才這進(jìn)去的是 天長 杜宗伯 的令孫?!?/p>
(2).官名。 漢 代官名。掌宗室之事。 秦 時(shí)本名宗正, 漢 元始 四年,改名宗伯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宗正, 秦 官,掌親屬,有丞。 平帝 元始 四年更名宗伯。”
(3).稱文章學(xué)問受人尊崇的大師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皇甫冉》:“每文章一到朝廷,而作者變色。當(dāng)年才子,悉愿締交,推為宗伯。”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宗伯鳳 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湛賁名句,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書記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