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場(chǎng)山麓接何山,影落苕溪浸碧瀾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題米元暉吳興山水橫卷》:
道場(chǎng)山麓接何山,影落苕溪浸碧瀾。
只欠荷花三十里,橛頭船上把漁竿。
注釋參考
道場(chǎng)山
山名。在 浙江 湖州 境內(nèi), 南朝 梁 時(shí) 如訥禪師 筑庵于山,遂得名。 宋 蘇軾 《游道場(chǎng)山何山》詩(shī):“ 道場(chǎng)山 頂 何山 麓,上徹云峰下幽谷。” 王文誥 輯注:“﹝ 查 注﹞《釋氏稽古略》: 梁 乾化 二年, 湖州 道場(chǎng)山 , 如訥禪師 卓庵於山,乘虎游行?!?宋 王十朋 《游臥龍山遂用舊韻》:“徧插茱萸憶兄弟,更添北望 道場(chǎng)山 ?!?明 邢昉 《太白山人》詩(shī):“ 太白 之峰安可攀,遠(yuǎn)游未厭辭人間。苕花如雪傷頽顏,千秋突兀 道場(chǎng)山 ?!?/p>
苕溪
水名。有二源: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,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。兩溪合流,由 小梅 、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。夾岸多苕,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,故名。 唐 羅隱 《寄第五尊師》詩(shī):“ 苕溪 煙月久因循,野鶴衣製獨(dú)繭綸?!?宋 蘇軾 《泛舟城南會(huì)者五人》詩(shī):“試選 苕溪 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(jì)丞相》詞:“喚取 謫仙 平章看,過(guò) 苕溪 ,尚許垂綸否?!?/p>
范成大名句,題米元暉吳興山水橫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換裝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