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詔元從漏網(wǎng)寬,可將數(shù)罟作驚瀾
出自宋代趙蕃《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》:
漢詔元從漏網(wǎng)寬,可將數(shù)罟作驚瀾。
幕中有此賢從事,我亦他時逭免冠。
注釋參考
元從
自始即相隨從的人。《魏書·李栗傳》:“初隨 太祖 幸 賀蘭部 ,在元從二十一人中。” 唐 韓愈 《鳳翔隴州節(jié)度使李公墓志銘》:“及幸還,録功,封 武安郡王 ,號元從功臣?!薄顿Y治通鑒·后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 武寧 監(jiān)軍以 李紹真 從 李嗣源 ,謀殺其元從?!?胡三省 注:“元從,謂舊從 李紹真 之將士,所謂義故也。 紹真 時從 李嗣源 ,監(jiān)軍謀殺其元從之留 彭城 者?!?/p>
漏網(wǎng)
漏網(wǎng) (lòuwǎng) 比喻罪犯、敵人等僥幸逃脫法網(wǎng) escape from the net;escape undetected; manage to slip out of the net驚瀾
猶驚濤。 南朝 宋武帝 《濟曲阿后湖》詩:“驚瀾翻雨藻,頳霞照桑榆?!?唐 韓愈 《上襄陽于相公書》:“及至臨 泰山 之懸崖,窺巨海之驚瀾,莫不戰(zhàn)掉悼慄,眩惑而自失?!?宋 孔武仲 《江豚詩》:“舟人相語,驚瀾將作,亟入灣浦,踣檣布筰?!?/p>
趙蕃名句,見梁檢法書懷八絕句于廣文尉曹處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