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錢嶫《憫黎詠》:
葉落當(dāng)歸根,云沉久必起。
。
黎人多良田,征歛苦倍蓰。
。
誅求盡余粒,尚豢犢與豕。
。
昨當(dāng)租吏來,宰割充盤幾。
。
吏怒反索金,黎民那有此。
。
泣向邏者借,刻箭以為誓。
。
貸一每輸百,朘削痛入髓。
。
生當(dāng)剝肌肉,死則長已矣。
。
薄訴吏轉(zhuǎn)嗔,鎖縛不復(fù)視。
。
黎兒憤勇決,挺身負(fù)戈矢。
。
槍急千人奔,犯順非得已。
。
赫赫王章存,令人棄如紙。
朔風(fēng)戒良節(jié),赫赫張皇師。
。
軍門號令嚴(yán),震肅將天威。
。
壯士快鞍馬,鋒鏃如星飛。
。
一舉破賊壘,刀斧紛紜揮。
。
剖尸越邱阜,踏血腥川坻。
。
白日暗西嶺,瘴氣昏余暉。
。
翅鼠墮我前,饑鳥逐人歸。
。
征夫懷慘憂,涕泗沾我衣。
。
黎人本同性,云何發(fā)禍機?。
神武貴勿殺,不在斬獲為。
。
息火當(dāng)息薪,弭兵當(dāng)弭饑。
。
誰生此厲階,哲士知其非。
注釋參考
勇決
勇決 (yǒngjué) 勇敢而果斷 brave and decisive挺身
(1) [straighten one's back]∶直起身來
(2) [extricate oneself from;get away]∶脫身
挺身逃逸
詳細(xì)解釋(1).獨自脫身?!稘h書·劉屈氂傳》:“ 屈氂 挺身逃,亡其印綬?!?顏師古 注:“挺,引也。獨引身而逃難?!薄蛾悤の膶W(xué)傳·阮卓》:“唯 卓 挺身而還,衣裝無他,時論咸伏其廉?!薄端鍟び钗男脗鳌罚骸暗蹫橘\所窘,左右皆殲,帝挺身而遁?!?/p>
(2).直起身子;奮身而起?!度龂尽の褐尽嫓U傳》“ 淯 母 娥 自傷父讎不報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《列女傳》:“ 娥親 迺挺身奮手,左抵其額,右樁其喉,反覆盤旋,應(yīng)手而倒?!?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汝陽郡王琎》:“詔王來射雁,拜命已挺身。” 宋 蘇軾 《留侯論》:“匹夫見辱,拔劍而起,挺身而鬭,此不足為勇也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谖逅幕兀骸盀槭裁赐ι沓鰜硪獢堖@樁閑事?” 聞一多 《愈戰(zhàn)愈強》:“ 盧溝橋 的烽火一起,我們挺身應(yīng)戰(zhàn)?!?/p>
戈矢
戈和箭。亦泛指兵器?!缎绿茣じ缡婧矀鳌罚骸?翰 以氊蒙馬車,畫龍虎,飾金銀爪目,將駭賊,掎戈矢逐北。”
錢嶫名句,憫黎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