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曉起臨汝》:
缺月欲崢嶸,鳴雞有期信。
征人催夙駕,客夢未渠盡。
野荒多斷橋,河凍無裂璺。
羸馬踏冰翻,疑狐觸林遁。
清風(fēng)蕩初日,喬木囀幽韻。
崧高忽在眼,岌峨臨數(shù)郡。
玄云默垂空,意有萬里潤。
寒暗不成雨,卷懷就膚寸。
觀象思古人,動靜配天運(yùn)。
物來斯一時,無得乃至順。
涼暄但循環(huán),用舍誰喜慍。
安得忘言者,與講齊物論。
注釋參考
安得
安得 (ān dé)如何能得、怎能得。含有不可得的意思。
文選.宋玉.風(fēng)賦:「宋玉對曰:『此獨大王之風(fēng)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』」 文選.劉邦.雜歌:「大風(fēng)起兮雲(yún)飛揚(yáng),威加海內(nèi)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?!?豈可。
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?!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?!?/p>
齊物論
酒名。 宋 唐庚 《瀘人何邦直吾呼與飲為此詩》:“滿飲一杯齊物論,白衣蒼狗任浮云!”自注:“余在 惠州 作酒二種,其和者名‘養(yǎng)生主’,其稍勁者名‘齊物論’?!?/p>
黃庭堅名句,曉起臨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