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貫休《上顧大夫》:
碧海漾仙洲,驪珠外無寶。
一岳倚青冥,群山盡如草。
君侯圣朝瑞,動只關(guān)玄造。
誰云倚天劍,含霜在懷抱。
誰云青云險,門前是平道。
洪民亦何幸,里巷清如掃。
至化無經(jīng)綸,至神無祝禱。
即應(yīng)炳文柄,孤平去浩浩。
即應(yīng)調(diào)鼎味,比屋堪封保。
野人慕正化,來自海邊島。
經(jīng)傳髻里珠,詩學(xué)池中藻。
閉門十馀載,庭杉共枯槁。
今朝投至鑒,得不傾肝腦。
斯文如未精,歸山更探討。
注釋參考
炳文
煥發(fā)文采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恒之比》:“章虎炳文,為兇敗軒?!薄杜f唐書·張仲方傳》:“贈司徒 吉甫 ,稟氣生材,乘時佐治;博涉多藝,含章炳文?!?/p>
孤平
(1).出身寒微的士人。 唐 無名氏 《玉泉子·翁彥樞》:“夫科第國家重事,朝庭委之侍郎,意者欲侍郎剗革前弊,孤平得路。” 前蜀 貫休 《上顧大夫》詩:“即應(yīng)炳文柄,孤平去浩浩?!?宋 王禹偁 《謝弟禹圭授試銜表》:“伏念臣出自孤平,猥叨班列。雖累居近侍,而未免食貧。”
(2).舊詩近體詩格律上的一種禁忌。 王力 《詩詞格律》第二章第三節(jié)四:“孤平是律詩(包括長律、律絕)的大忌……在五言‘平平仄仄平’這個句型中,第一字必須用平聲;如果用了仄聲字,就是犯了孤平。因為除韻腳之外,只剩一個平聲字了。七言是五言的擴展,所以在‘仄仄平平仄仄平’這個句型中,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,也叫犯孤平?!?/p>
浩浩
浩浩 (hàohào) 廣闊宏大 vast,expansive 浩浩的宇宙 水勢很大 (of waters) mighty and torrential 浩浩湯湯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浩浩長江水,奔流向東海貫休名句,上顧大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