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左丘明《介之推不言祿》:
晉侯賞從亡者,介之推不言祿,祿亦弗及。
推曰:“獻(xiàn)公之子九人,唯君在矣。
惠、懷無親,外內(nèi)棄之。
天未絕晉,必將有主。
主晉祀者,非君而誰?天實(shí)置之,而二三子以為己力,不亦誣乎?竊人之財,猶謂之盜。
況貪天之功,以為己力乎?下義其罪,上賞其奸。
上下相蒙,難與處矣。
” 其母曰:“盍亦求之?以死誰懟?” 對曰:“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!且出怨言,不食其食。
” 其母曰:“亦使知之,若何?” 對曰:“言,身之文也。
身將隱,焉用文之?是求顯也。
” 其母曰:“能如是乎?與汝偕隱。
”遂隱而死。
晉侯求之,不獲,以綿上為之田。
曰:“以志吾過,且旌善人。
”
注釋參考
上下
上下 (shàngxià) 高處和低處;上面和下面;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勝。——《孫子·謀攻》 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?!吨傺汀对狸枠怯洝?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從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、優(yōu)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數(shù)量詞后,表示概數(shù);左右 about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稱衙門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這般炎熱,上下只得擔(dān)待一步!——《水滸傳》相蒙
(1).互相欺騙;互相隱瞞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吧舷孪嗝?,難與處矣?!?唐 杜甫 《歲晏行》:“刻泥為之最易得,好惡不合長相蒙?!?/p>
(2).相關(guān)聯(lián);相符合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二》:“小學(xué)即韻類也,醫(yī)學(xué)即技類也,二者絶不相蒙,尤不應(yīng)混列一涂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神仙·王子龍》:“ 孫 久悉其誣,具回檄,悉言其地里不相蒙,年貌不相對,萬萬不可行?!?/p>
左丘明名句,介之推不言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