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送丘尉赴試南宮》:
儒冠鼎盛縉紳多,海內(nèi)如今數(shù)永嘉。
士習(xí)藝文爭擢第,君明經(jīng)術(shù)合傳家。
莫言黃綬官猶小,須信青{1-1}云{1|1}路不賒。
好上漢廷晁董對,要令吾道益光華。
注釋參考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?!?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。”
鼎盛
鼎盛 (dǐngshèng) 正當興旺發(fā)達或強壯 in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;at the height of power and splendour 天子春秋鼎盛。——《漢書·賈誼傳》縉紳
縉紳 (jìnshēn) 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(zhí)的手板,有事就寫在上面,以備遺忘)于帶,舊時官宦的裝束,轉(zhuǎn)用為官宦的代稱。縉,也寫作“搢”,插。紳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the gentry;the officialdom 縉紳大夫士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名達于縉紳間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縉紳士大夫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海內(nèi)
海內(nèi) (hǎinèi)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(huán)抱,因而稱國境以內(nèi)為海內(nèi) within the four seas;throughout the country 海內(nèi)之地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?!啤?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海內(nèi)大亂?!顿Y治通鑒》如今
如今 (rújīn) 在這些日子里;現(xiàn)在,當今 nowadays;now 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,何辭為?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(xué)生永嘉
永嘉 (Yǒngjiā) 永嘉郡,治所在今浙江永嘉縣 a prefe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展轉(zhuǎn)四明天臺,以至 永嘉?!?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吳芾名句,送丘尉赴試南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