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云記巫峽,望日省長安
出自宋代宋祁《農(nóng)閣》:
菌閣俯江干,西南蜀塞寬。
看云記巫峽,望日省長安。
鈿崒峰頭碧,霞皴荔子丹。
比來秋物好,誰伴數(shù)憑欄。
注釋參考
巫峽
(1). 長江三峽 之一。一稱 大峽 。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 ,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 。因 巫山 得名。兩岸絕壁,船行極險(xiǎn)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其間首尾百六十里,謂之 巫峽 ,蓋因山為名也……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澗肅,常有高猿長嘯,屬引凄異,空谷傳響,哀轉(zhuǎn)久絶。故漁者歌曰:‘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?!?唐 楊炯 《巫峽》詩:“ 三峽 七百里,惟言 巫峽 長?!?宋 蘇軾 《巫山》詩:“ 瞿塘 迤邐盡, 巫峽 崢嶸起?!?郭沫若 《月蝕》:“ 巫峽 中的奇景,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?!?/p>
(2). 戰(zhàn)國 宋玉 《高唐賦》記 楚襄王 游 云夢 臺(tái)館,有 楚懷王 夢與 巫山 神女相會(huì)的故事,后遂以“巫峽”稱男女幽會(huì)之事。 唐昭宗 《巫山一段云》詞:“冰眸蓮臉見長新, 巫峽 更何人。” 宋 陳德武 《玉蝴蝶·雨中對(duì)紫薇》詞:“夢回 巫峽 ,春在瑤池?!薄痘潞!返谑寤兀骸癌z 木觀察 ﹞雖然丁了艱,卻不肯守著居喪的禮節(jié),在那寢苫枕塊的時(shí)候,還要尋那 陽臺(tái) 巫峽 的風(fēng)流?!眳⒁姟?巫山 ”。
望日
望日 (wàngrì) 農(nóng)歷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the 15th day of a lunar month 望日前后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 七月望日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(hào)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宋祁名句,農(nóng)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人苦百年涂炭,鬼哭三邊鋒鏑,天道久應(yīng)還作者:崔與之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·題劍閣
- 微服過宋風(fēng)退飛,宋父擁篲待來歸,誰饋百牢鸜鵒妃
- 采摘浮杯如戲水,晚香淡似夜來些作者:張炎作品:瑤臺(tái)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
- 夜月紗窗黃昏后,為愛花、翻被花情惱作者:蔡士裕作品:金縷曲(羅帛翦梅綴枯枝,與真無異作)
- 流水與潮回,花落明年開作者:劉商作品:雜言同豆盧郎中郭南七里橋哀悼姚倉曹
- 瀹茗憑山檻,呼燈照石梯作者:樓鑰作品:題林氏香嚴(yán)庵
- 十里平疇際遠(yuǎn)山,上膏未動(dòng)覺牛閑
- 君王降庭繼陶唐,每至嘉辰睹異祥作者:四錫作品:乾明節(jié)祝圣壽
- 承露玉杯餐沆瀣,真合喚,水中仙
- 新寂寞,舊疏狂
- 4刀劍傳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