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芭蕉三首》:
骨相玲瓏透八窗,花頭倒掛紫荷香。
繞身無數(shù)青羅扇,風(fēng)不來時也不涼。
注釋參考
骨相
(1).指人或動物的骨骼、形體、相貌。 唐 韓愈 《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》詩:“久欽 江總 文才妙,自嘆 虞翻 骨相屯?!?清 黃遵憲 《度遼將軍歌》:“人言骨相應(yīng)封侯,恨不遇時逢一戰(zhàn)?!?/p>
(2).指花木枝干的姿態(tài)。 宋 楊萬里 《芭蕉》詩:“骨相玲瓏透入窗,花頭倒掛紫荷香?!?茅盾 《櫻花》:“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,也不是桃樹的骨相,自然不是楓--因?yàn)闂魅~照眼紅的時候,它已經(jīng)零落了?!?/p>
(3).內(nèi)里;實(shí)質(zhì)?!缎咽篮阊浴煽h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裝,人是衣裝。世人眼孔淺的多,只有皮相,沒有骨相?!?/p>
玲瓏
玲瓏 (línglóng) 精巧細(xì)微 exquisite 小巧玲瓏 靈活敏捷 clever and nimble; clever and person 嬌小玲瓏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tinkling花頭
(1).花紋。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二九回:“到了 南京 之后,住了兩個月,寄過兩件織現(xiàn)成花頭的緞子送給 小紅 作衣服穿?!?/p>
(2).花朵?!度圃姟肪戆司啪泡d《擷芳》:“風(fēng)搖蕩,雨蒙茸,翠條柔弱花頭重。” 宋 蘇轍 《次遲韻千葉牡丹》之一:“ 潩 上名園似 洛 濱,花頭種種鬪尖新?!?宋 劉蒙 《菊譜·夏金鈴》:“夏金鈴出 西京 ,開以六月,深黃,千葉……而花頭瘦小,不甚鮮茂。”
(3).指婦女頭上戴的裝飾品。 葉玉森 《印度故宮詞》:“花頭蠻髻司香女,能作籠鸚嗚咽語?!?/p>
(4).花招。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言》:“今人謂人狡獪弄術(shù)曰起花頭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九章三:“這個情形只能作這樣的解釋,是反動派為著自己的利益時常玩弄花頭?!?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二:“我以為應(yīng)該請適當(dāng)?shù)娜讼蛩柰?;疏通不是低頭服小,是叫他不要在這樁事上出花頭,阻撓我們的新發(fā)展?!眳⒁姟?花招 ”。
(5).新奇的主意或辦法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母親》:“ 海嬰 很好,每日上學(xué),不大賴學(xué)了,但新添了一樣花頭,是禮拜天要看電影?!?/p>
(6).奧妙的地方。如:這種游戲看起來簡單,里面的花頭還真不少。
倒掛
(1) [hang upside down]∶頭尾顛倒掛著。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購價格高于銷售價格
(2) [borrow more than one's entitled share]∶農(nóng)村集體經(jīng)濟(jì)組織中,農(nóng)民借支款額高于實(shí)際分配所得的款額也稱“倒掛”
(3) [unfair;abnormal]∶某些社會現(xiàn)象的實(shí)際情況不符合常理,與應(yīng)該的樣子相反
體腦倒掛
價格倒掛
詳細(xì)解釋(1).見“ 倒掛 ”。
(2).古代雜技項(xiàng)目。 晉 陸翙 《鄴中記》:“設(shè)馬車,立木橦其車上,長二丈,橦頭安橫木,兩伎兒各坐木一頭,或鳥飛或倒掛。”
亦作“ 倒掛 ”。1.倒懸;下垂。 宋 蘇軾 《西江月·梅花》詞:“海仙時遣探芳叢,倒掛緑毛么鳳?!?聞一多 《憶菊》詩:“倒掛著一餅蜂窠似的黃心,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!” 葉圣陶 《微波》:“那一對眉毛,以前伴著笑聲伴著快意總是舞得起似的,現(xiàn)在微微倒掛了。”
(2).鳥名。 宋 蘇軾 《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(fēng)亭下梅花盛開》詩之二自注:“嶺南珍禽有倒掛子,緑毛紅喙,似鸚鵡而小,自海東來?!?宋 朱彧 《萍洲可談》卷二:“海南諸國有倒掛雀,尾羽備五色,狀如鸚鵡,形小似雀,夜則倒懸其身。” 明 王脩 《君子堂日詢手鏡》:“倒掛小巧可愛,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,略大於瓦雀,好香?!?/p>
(3).倒欠。如:年終一結(jié)帳,他家不但沒倒掛,還分到了一百多元。
紫荷
古時尚書令、仆射、尚書等高官朝服外負(fù)于左肩上的紫色囊?!端螘ざY志五》:“尚書令、僕射、尚書手板頭復(fù)有白筆,以紫皮裹之,名笏。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,綴之朝服外,俗呼曰紫荷?;蛟?漢 代以盛奏事,負(fù)荷以行,未詳也。”《南齊書·輿服志》:“﹝尚書令、僕射、尚書﹞其肩上紫袷囊,名曰契囊,世呼曰紫荷。” 元 馬祖常 《送華山隱之宗陽宮詩》:“香灺沉銀葉,衣裾佩紫荷。”
楊萬里名句,芭蕉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