飽食卻思睡,睡起復何為
出自宋代張舜民《行運河辛大觀先行以此走寄》:
同下龜山時,舟行篙參差。
夜投洪澤口,訪問失所之。
不應一日力,解至淮陰祠。
長淮自風浪,竟夕起憂疑。
旦日坐閘中,聽水忘朝饑。
清泠見雜詠,蓊密聞群咿。
就柳喜高蔭,避橋嫌窄卑。
涼風吹水面,襟袖不假披。
新螯與老鮭,登俎輒無遺。
飽食卻思睡,睡起復何為。
稍厭理文字,惟思弄孫兒。
尚有數(shù)舟酒,獨酌非所宜。
好話不得吐,兩日舌如茨。
舟行雖云樂,先后不可期。
爭如鞍馬間,吟嘯長追隨。
注釋參考
飽食
[be satiated with food;eat one's a parasite] 吃得飽,充分滿足了需要量
詳細解釋吃飽?!肚f子·列御寇》:“飽食而遨游,汎若不繫之舟?!?唐 韓愈 《辛卯年雪》詩:“或云豐年祥,飽食可庶幾?!?清 錢謙益 《折檻行》:“當時大臣鉗口飽食,效 師德 之畏遜,而不能繼 宋璟 之忠讜,故以折檻為諷?!眳⒁姟?飽食終日 ”。
起復
起復 (qǐfù) reassume office 古時官員服父母喪守期未滿即ying{1|1}召赴任官職。明清時專指服父母喪期滿后重新復出做官 舊指官員被革職后復出何為
為什么,何故?!秶Z·魯語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敗,何為還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江河百谷,從何處生?東流到海,何為不溢?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兒罪當笞,逐兒何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壯悔堂記》:“余向為堂,讀書其中,名之曰‘雜庸’?;蛟唬骸?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,身自滌器,與庸保雜作。子何為其然?’”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詢問。《后漢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﹝ 劉稷 ﹞聞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圖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為者邪?’” 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張仆射》詩:“新秋朝涼未見日,公早結束來何為?”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上智·子產(chǎn)》:“ 子產(chǎn)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孫 何為?’ 子產(chǎn) 曰:‘説也?!?/p>
(2).是什么。《后漢書·何進傳》:“大將軍稱疾不臨喪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詩:“平生生計何為者?三逕蒼苔十畝田?!?/p>
張舜民名句,行運河辛大觀先行以此走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