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送子上弟之石井》:
我生苦終鮮,四海皆弟兄。
四海尚如許,而況吾宗盟。
君年甫弱冠,已有后異聲。
作賦擬三都,著論追過秦。
平生一瓣香,何曾舉似人。
子上與濟(jì)翁,真若吾同生。
我窮無人共,二子慰眼明。
濟(jì)翁往荊州,君作石井行。
一老便落莫,有話從誰評。
懷哉勿重陳,呼酒且細(xì)傾。
注釋參考
荊州
(1).古“九州”之一。在 荊山 、 衡山 之間。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轄境約相當(dāng)于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; 漢 末以后轄境漸小。 東晉 定治 江陵 (現(xiàn)屬 湖北 ),為當(dāng)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(zhèn)。 明 清 置府,后廢?!稌び碡暋罚骸?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?!眳㈤啞蹲x史方輿紀(jì)要》卷七八、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》卷三四四。
(2).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,為時人所推重,稱 韓荊州 。見 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。后因以“荊州”稱己所推重之士。 明 章懋 《與張都運吉》書:“愿識荊州,為日久矣!”參見“ 識荊 ”。
石井
穿石而成的井。《神異經(jīng)·東南荒經(jīng)》:“東南有石井,其方百丈,上有二石闕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 湘 東 陰山縣 有 侯曇山 ,上有靈壇,壇前有石井,深數(shù)尺?!薄稄V西風(fēng)物志·柳侯祠》:“二進(jìn)為中廳,有石井兩口,古色斑駁,年代久遠(yuǎn)。”
楊萬里名句,送子上弟之石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