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厲朝將夕,潺湲古至今
出自唐代皇甫冉《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》:
驚湍流不極,夜度識云岑。
長帶溪沙淺,時因山雨深。
方同七里路,更遂五湖心。
揭厲朝將夕,潺湲古至今。
花源君若許,雖遠(yuǎn)亦相尋。
注釋參考
揭厲
謂高舉而揚厲之。 唐 芮挺章 《<國秀集>序》:“及源流浸廣,風(fēng)云極致,雖發(fā)詞遣句,未協(xié)風(fēng)騷,而披林?jǐn)X秀,揭厲良多?!?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贈秘書監(jiān)江夏李公邕》:“哀贈竟蕭條,恩波延揭厲。” 楊倫 箋注:“延揭厲,言國恩之及,尚待高揭而揚厲之?!?/p>
涉渡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須頌》:“故夫廣大,從橫難數(shù);極深,揭厲難測?!?唐 王維 《燕子龕禪師》詩:“跳波誰揭厲,絶壁免捫摸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二》:“七月初六日……踰坳,抵來所涉 安靈 西堰,則水勢洶涌,洵非揭厲所及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鶴林法師塔銘》:“讀吾之銘,其亦思褰裳而揭厲也耶?”
潺湲
潺湲 (chányuán)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flow slowly 寒山轉(zhuǎn)蒼翠,秋水日潺湲。——唐· 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至今
至今 (zhìjīn)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無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;so far皇甫冉名句,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