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吳筠《高士詠顏歜》:
高哉彼顏歜,逸氣陵齊宣。
道尊義不屈,士重王來前。
榮祿安可誘,保和從自然。
放情任所尚,長(zhǎng)揖歸山泉。
注釋參考
榮祿
謂功名利祿。《列子·楊朱》:“欲以説辭亂我之心,榮祿喜我之意,不亦鄙而可憐哉?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鄒孟軻母》:“君子稱身就位,不為茍得而受賞,不貪榮祿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乞改三經(jīng)義札子》:“幸蒙大恩,休息田里,坐竊榮祿,免於事累。” 清 方文 《偕槁木師至沉崑銅莊》詩之三:“世態(tài)爭(zhēng)榮祿,吾徒甘寂寥?!?/p>
保和
謂保持心志和順,身體安適。《魏書·崔浩傳》:“愿陛下遣諸憂虞,恬神保和,納御嘉福,無以闇昧之説,致?lián)p圣思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三》:“居惟保和,動(dòng)必循道?!?宋 梅堯臣 《小女稱稱磚銘》:“飲乳無犯舌之禁,愛惡無有情之系:若是則得天真與保和,何病夭之遽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