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辨忘言當年意,慨遙遙、我去羲農(nóng)久
出自宋代辛棄疾《賀新郎(題傳巖叟悠然閣)》:
路入門前柳。
到君家、悠然細說,淵明重九。
歲晚凄其無諸葛,惟有黃花入手。
更西風、東籬依舊。
斗頓南山高如許,是先生、拄杖歸來后。
山不記,何年有。
是中不減康廬秀。
倩西風、為君喚起,翁能來否。
鳥倦飛還平林去,云肯無心出岫。
剩準備、新詩幾首。
欲辨忘言當年意,慨遙遙、我去羲農(nóng)久。
天下事,可無酒。
注釋參考
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。”
當年
當年 (dāngnián) 過去某一時期 in those days 故先生者,當年而霸,楚莊王是也?!?漢·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 想當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當年,這兒還沒有鐵路 又指某人的事業(yè)、活動或生命的那個全盛時期 遙想公瑾當年, 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(fā)?!?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他正當年,干活不知累 當年 (dàngnián) 在事情發(fā)生的同一年 the same year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遙遙
遙遙 (yáoyáo) 距離很遠 far away;long way off 遙遙百有余里?!稄V東軍務記》 時間久遠 a long time 遙遙無期 漂遙流動的樣子 drift abcut;be drive by current 舟遙遙以輕飏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羲農(nóng)
伏羲氏 和 神農(nóng)氏 的并稱。《文選·班固<答賓戲>》:“基隆於 羲 農(nóng) ,規(guī)廣於 黃 唐 。” 張銑 注:“ 羲 , 伏羲 也; 農(nóng) , 神農(nóng) 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謝敕賜祀三皇五帝馀饌啟》:“竊以 甘泉 之殿,舊禮 羲 農(nóng) ; 長樂 之宮,本圖 堯 舜 。” 郭沫若 《水平線下·湖心亭》:“在租界上住著的時候,覺得 中國 的天下是太平無事的;但到‘ 中國 地界’上來,更好,更好,我們 中國 還是 羲 農(nóng) 盛世!”
辛棄疾名句,賀新郎(題傳巖叟悠然閣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