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我亦何人,濡毫來效顰
出自宋代李呂《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》:
在昔紹圣初,郡英萃朝紳。
道鄉(xiāng)鼓諫舌,勁氣排天閽。
雷霆固難犯,鵷鷺皆喪神。
獨(dú)一黃右轄,從容為奏陳。
主圣臣則直,攀檻古所聞。
龍顏為稍霽,投荒貸斧斤。
公亦坐此去,剖符漫朱輪。
斯人下世久,藹然播清芬。
袁盎當(dāng)漢代,引卻慎夫人。
用舍雖異致,萬世嫡庶分。
向使李勣輩,將順恨無門。
但謂此家事,一言陷其君。
陸贄得罪唐,不測幾隕身。
陽需以死爭,久之理頗伸。
不如漢汲黯,同朝有公孫。
約議尋即背,巧辭間其臣。
於惟我圣宋,涵養(yǎng)士氣振。
世代有忠鯁,漢唐何足云。
且如唐{1-1}子方,指摘椒房親。
繼論燈籠錦,將貶嶺外春。
君謨立殿坳,開救蒙寬恩。
宛陵風(fēng)雅手,長編紀(jì)詠存。
嗟嗟此鄒黃,袁陽略同群。
近則唐與蔡,輩出有弟昆。
赤心要無負(fù),肯愛富貴吞。
鄙哉賤丈夫,肉食茍朝昏。
傾危不遑恤,是非誰與論。
前史豈不載,開卷徒沾巾。
伏讀珠玉書,飄飄若凌云。
遐追古作者,寧讓圣俞文。
顧我亦何人,濡毫來效顰。
二賢跡益顯,余波激后塵。
注釋參考
亦何
何其;多么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陰長生》:“況仙人亦何急急,令聞達(dá)朝闕之徒,知其所云為哉!” 唐 杜甫 《鹿頭山》詩:“斯人亦何幸,公鎮(zhèn)踰歲月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趙子固孟堅(jiān)》:“嗟彼承旨者,失身亦何愚!”
濡毫
濡筆。謂蘸筆書寫或繪畫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酬劉侍郎使君》詩:“濡毫意僶俛,一用寫悁勤。”《鏡花緣》第五三回:“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,忽見 紅紅 、 婉如 從外面走來?!?吳沛霖 《淡卿出團(tuán)扇索詩為題兩絕》之一:“擬將雅意深深卻,看汝濡毫興已狂?!?/p>
效顰
效顰 (xiàopín) 即“東施效顰”的寓言故事。出于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西施(即西子)病心(心口疼)而臏(同“顰”,皺眉)其里,其里之丑,人見而美之(以之為美),歸亦捧心(用手按住心口),而臏其里?!焙笕朔Q故事中的丑人為東施。將機(jī)械模仿者叫做“東施效顰”或“效顰” poor imitation as Dongshi copied her neighbour,the famous beauty xishi in knitting her eyebrows;act the ape李呂名句,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民吏安閑財(cái)賦足,管弦時復(fù)在層空作者:文同作品:運(yùn)判南園瞻民閣
- 一日復(fù)一日,一朝復(fù)一朝作者:韓愈作品:與張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復(fù)一夕
- 銀河沙漲三千里,梅嶺花排一萬株。
- 仿佛橋邊船上路。作者:沈蔚作品:轉(zhuǎn)調(diào)蝶戀花/蝶戀花
- 勁條馥卉冒仙荄,殿取東皇艷杏開
- 年年冬后心情快
- 愿翁醉客莫嫌擾,買山政賦淮南小作者:耿镃作品:用彥平韻賦石外舅短項(xiàng)翁
- 我慚形穢敢居側(cè),熟視眩轉(zhuǎn)心茫然作者:李彌遜作品: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為作長句
- 聽漁村、鳴榔隱隱,別浦暮煙收暝。
- 此芝瑞峽中,一一行人看作者:袁說友作品:過馬肝峽石形與色皆如馬肝迸出峭壁之上予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