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跋唐賢論史圖》:
定是當(dāng)時有難疑,一賢指畫眾肩隨。
而今縱有人揮麈,問者為誰聽者誰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時
當(dāng)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(dāng)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(dāng)時未有雁蕩之名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(dāng)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(dāng)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(dāng)時就簽約雇用你難疑
猶質(zhì)疑。 漢 趙岐 《<孟子>題辭》:“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第弟子 公孫丑 、 萬章 之徒,難疑答問?!?焦循 正義:“難疑者,有疑則解説之也?!薄短綇V記》卷三一○引 唐 李玫 《纂異記·張生》:“著書七千二百章,蓋與 孔 門之徒難疑答問?!?宋 程大昌 《考古編·中庸一》:“ 子思 之傳,是為 孟子 。 孟子 之門,猶有 公孫丑 、 萬章 、 告子 、 樂克 之徒相與難疑答問?!?/p>
指畫
指畫 (zhǐhuà) 用手指指;指點 point at 孩子們指畫著,“看,飛機!三架!又三架!” 以手代筆,蘸墨作畫 to draw with finger,nail or palm 用指畫出的國畫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drawn in this special way肩隨
(1).古時年幼者事年長者之禮。并行時斜出其左右而稍后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年長以倍,則父事之:十年以長,則兄事之;五年以長,則肩隨之?!?鄭玄 注:“肩隨者,與之并行差退?!焙笏煊米縻迷谕?,得以追隨于后之意。 唐 李白 《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》詩:“小子謝麟閣,雁行忝肩隨?!?明 張居正 《壽封翁觀吾王年丈六十序》:“ 王子 博學(xué)邃養(yǎng),厚積而晚發(fā),余以童稚淺薄,謬為有司所録,獲從 王子 之后。其視 王子 ,丈人行也,不敢肩隨焉?!?/p>
(2).猶追隨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 澄什 結(jié)轍於山西, 林遠 肩隨乎 江 左矣?!薄读簳埪蕚鳌罚骸凹姼吖谝赃B袵,鏘鳴玉而肩隨。”《舊唐書·則tian{1-1}皇后紀》:“刑戮雖加,枝胤仍在,何得肩隨近侍,齒列朝行?”《明史·高拱傳》:“ 拱 為首輔, 居正 肩隨之?!?/p>
(3).跟上,比得上。 清 方苞 《書<王莽傳>后》:“此傳尤 班 史所用心,其鉤抉幽隱,雕繪眾形,信可肩隨 子長 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九:“公畫名與 元 趙學(xué)士 、 明 董尚書 埒,而清操勁節(jié),非 湖州 、 華亭 所能肩隨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第三計劃》:“欲使 營口 將來再能凌駕 大連 而肩隨於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后,吾人必須一面改良內(nèi)地水陸交通,一面濬深其達海之通路?!?/p>
劉克莊名句,跋唐賢論史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