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名強(qiáng)逐臭,小智矜藏鉤
出自宋代王灼《用舊韻送普守赴闕》:
虛名強(qiáng)逐臭,小智矜藏鉤。
蠻觸蝸兩角,古今貉一丘。
念昔齒方壯,抱愁山之幽。
誓從東南尉,策勛西北陬。
人事乃大謬,天命不少謀。
云梯乏仙骨,車轍半神州。
廉頗故思趙,韋孟欲徙鄒。
錦水清堪濯,草堂靚可休。
儻有一區(qū)宅,不愿萬(wàn)戶侯。
尚及公掛冠,共飽黃雞秋。
注釋參考
虛名
虛名 (xūmíng) 空虛的名稱,不符實(shí)際的聲譽(yù) undeserved reputation;inflated reputation 不求虛名逐臭
逐臭 (zhúchòu) 喻嗜好怪僻 eccentric;odd 人各有好尚…而海畔有逐臭之夫。——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小智
小智慧;小聰明。 漢 賈誼 《鵩鳥賦》:“小智自私兮,賤彼貴我?!?唐 王勃 《上絳州上官司馬書》:“未嘗露才揚(yáng)己,飾小智以驚愚?!?/p>
藏鉤
亦作“ 藏鉤 ”。亦作“ 藏彄 ”。古代的一種游戲。相傳 漢昭帝 母 鉤弋夫人 少時(shí)手拳,入宮, 漢武帝 展其手,得一鉤,后人乃作藏鉤之戲。 三國(guó) 魏 邯鄲淳 《藝經(jīng)·藏鉤》:“ 義陽(yáng) 臘日飲祭之后,叟嫗兒童為藏鉤之戲,分為二曹,以交(校)勝負(fù)?!?宋 梅堯臣 《和臘前》:“土人熏肉經(jīng)春美,宮女藏鉤舊戲存。” 清 黃遵憲 《赤穗四十七義士歌》:“彼仇人者巧藏彄,如椽銀燭遍宅搜?!眳㈤?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(shí)記》。
王灼名句,用舊韻送普守赴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彈射槍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