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愿道不違,幽襟果茲得。
出自唐朝吳筠《晚到湖口見廬山作呈諸故人》
夜舟達(dá)湖口,漸近廬山側(cè)。高高標(biāo)橫天,隱隱何峻極。
石鏡啟晨暉,壚煙凝寒色。旅泊將休暇,歸心已隮陟。
虛名久為累,使我辭逸域。良愿道不違,幽襟果茲得。
故人在云嶠,乃復(fù)同晏息。鴻飛入青冥,虞氏罷繒弋。
注釋參考
良愿
猶宿愿。 晉 陸云 《贈(zèng)顧彥先》詩(shī)之三:“邂逅相遇,良愿乃從。” 唐 錢起 《送任先生任唐山丞》詩(shī):“再命果良愿,幾年勤説詩(shī)?!?唐 溫庭筠 《正見寺曉別生公》詩(shī):“香火有良愿,宦名非素心。”
不違
(1).依從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吾與 回 言終日,不違,如愚?!?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(guó) 曰:“不違者,無所怪問,於 孔子 之言,默而識(shí)之,如愚。”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耍孩兒·借馬》曲:“恰才説來的話君專記,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?!?/p>
(2).不遠(yuǎn)?!秶?guó)語·齊語》:“天威不違顏咫尺?!?韋昭 注:“違,遠(yuǎn)也。”
(3).不休止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徵斂無度,宮室日更,淫樂不違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違,去也。”
(4).符合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為蕭揚(yáng)州薦士表》:“實(shí)欲使名實(shí)不違,徼倖路絶?!?/p>
幽襟
猶幽懷。 唐 杜甫 《奉觀嚴(yán)鄭公廳事岷山沱江圖畫》詩(shī):“繪事功殊絶,幽襟興激昂?!?金 王若虛 《題趙內(nèi)翰城南訪道圖》詩(shī):“竹木蕭森蔭緑苔,幽襟自愛北軒開?!?清 邢昉 《九江城南樓晚眺》詩(shī):“昔人此宴賞,嘉月陶幽襟?!眳⒁姟坝膽??!?/p>
吳筠名句,晚到湖口見廬山作呈諸故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