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空《聽雨亭》:
我行臺(tái)雁之中途,一年兩憩安公廬。
不知昔人去此遠(yuǎn),但見水石清而虛。
向來破讀有則語(yǔ),懸水瀟瀟日夜舉。
道人似欲暗投明,故立此亭名聽雨。
客如鏡清老更癡,入流截流誰得知。
愿公竹扉且常啟,我或發(fā)興來無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昔人
昔人 (xīrén) 前人;古人 the ancient people水石
(1).指流水與水中之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溱水》:“水石驚瀨,傳響不絶,商舟淹留,聆翫不已?!?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(shī):“咆哮七十灘,水石相噴薄。” 宋 蘇軾 《石鐘山記》:“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,微風(fēng)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。”
(2).猶泉石。多借指清麗勝景。 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亂后避地剡中留贈(zèng)崔宣城》詩(shī):“忽思 剡溪 去,水石遠(yuǎn)清妙?!?五代 齊己 《將之匡岳過尋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此路便堪歸水石,何門更合向塵埃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(shī)因次原韻》:“強(qiáng)策羸驂尋水石,忽驚幽鳥下煙林?!?宋 蘇軾 《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(jīng)歷》詩(shī):“山川良甚似,水石亦堪儔。”
釋慧空名句,聽雨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像素開放大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