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

作者:

體裁:

江淹古詩文作品
朝代:南北朝,已收錄133篇
江淹(444—505),字文通,南朝著名文學家、散文家,歷仕三朝,宋州濟陽考城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)人。江淹少時孤貧好學,六歲能詩,十三歲喪父。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,開始其政治生涯,歷仕南朝宋、齊、梁三代。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。泰始二年(466年),江淹轉(zhuǎn)入建平王劉景素幕,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,被誣受賄入獄,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。劉景素密謀叛亂,江淹曾多次諫勸,劉景素不納,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。宋順帝升明元年(477年),齊高帝蕭道成執(zhí)政,把江淹自吳興召回,并任為尚書駕部郎、驃騎參軍事,大受重用。
問:江淹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江淹名句大全
人物評價
少孤貧好學,早年即以文才名世,至晚年,安于高官厚俸,不思進取,才力衰退,人謂“江郎才盡”。他作詩善于模擬,且能做到面貌酷似,幾可亂真,但缺乏獨創(chuàng)。今存詩100多首。其中《雜體三十首》,模擬自漢至宋的30位作家,以求顯示各家的風格和長處。如《陶徵君田居》,模擬陶淵明田園詩,深得陶詩意境三昧,致使此詩長期混于陶作之中。其《效阮公詩十五首》,則不僅風格近似阮籍《詠懷詩》,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。此外,其《渡泉嶠出諸山之頂》、《望荊山》等詩,筆力也較蒼勁,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當時的綺麗之風、排偶之習。江淹擅長寫賦,向與鮑照齊名,《恨賦》、《別賦》是其代表作。前者歷敘古人“飲恨而死”的幾種不同情況,后者敘述“黯然銷魂者,唯別而已矣”的各種具體表現(xiàn)。二者俱為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,雖感傷色彩濃重,但文辭清麗,音韻華美,讀來令人蕩氣回腸。其中“春草碧色,春水綠波,送君南浦,傷如之何!”以清新之詞抒離別之苦,為后人傳誦不絕。其文以《獄中上建平王書》較著名。所著詩文,自編為前后2集,已佚。后人輯有《江文通集》。
江淹古詩文(第1頁):
- 秋日心容與。涉水望碧蓮。紫菱亦可采。試以緩愁年。參差萬葉下。泛漾百流前。高彩隘通壑。香氛麗廣川。歌出棹女曲。儛入江南弦。乘黿非逐俗。駕鯉乃懷仙。眾美信如此。無恨在清泉。
- 客子畏霜雪。憂至竟悠哉。綺帷生網(wǎng)羅。寶刀積塵埃。思君出漢北。鞍馬登楚臺。歲彩合云光。平原秋色來。寂聽積空意。凝望信長懷。蕙芬自有美。光景詎徘徊。山中忽緩駕。暮雪將盈階。
- 牕塵歲時阻。閨蕪日夜深。流黃夕不織。寧聞梭杼音。涼靄漂虛座。清香蕩空琴。蜻引知寂寥。蛾飛測幽陰。乃抱生死悼。豈伊離別心。
- 杼悲情雖滯。送往意所知。空座幾時設。虛帷無久垂。暮氣亦何勁。嚴風照天涯。夢寐無端際。{忄敞}恍有分離。意念每失乖。徒見四時虧。
- 開局遶天邑。襟邑抱尊華。
- 冬盡彩葉暮。金石亦懷傷。冰鱗不能起。水鳥望川梁??妥臃掠酪埂<拍囊忾L。臥歇丹丘采。坐失曾泉光。結眉慘成慮。銷憂非羽觴。此心冀可緩。清芷在沅湘。
- 秋至搗羅紈。淚滿未能開。風光肅入戶。月華為誰來。結眉向珠網(wǎng)。瀝思視青苔。鬂局將成葆。帶減不須摧。我心若涵煙。葐蒀滿中懷。
- 二妃麗瀟湘。一有乍一無。佳人承云氣。無下此幽都。當追帝女跡。出入泛靈輿。掩映金淵側。游豫碧山隅。曖然時將罷。臨風返故居。
- 暮意歌上眷。悵哉望佳人。擥洲之宿莽。命為瑤桂因。觀書術不變。學古道恒真。若作商山客。寄謝丹水濱。
- 桂之生兮山之巒。紛可愛兮柯團團。溪崎嶬兮石架阻。{風幼}{風劉}兮木道寒。煙色閉兮喬木橈。嵐氣闇兮幽篁難。忌蟪蛄之蚤吟。惜王孫之晚還。信于邑兮白露。方夭病兮秋蘭。


詩詞推薦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