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來薦鼎真偶爾,小住疏籬非不遇
出自宋代樊漢廣《沈黎使君與客飲王建梅林分韻作詩過沈犀以詩》:
墻頭冉冉新陽露,忽作玲瓏玉千樹。
老蛟偃蹇獨(dú)避人,卷回飛雪江皋莫。
何處鳴禽來龍去脈好音,四月枝垂起黃霧。
摧折霜馀初不懼,笑看春光等閑度。
百年夢幻欲無言,吹落吹開豈風(fēng)故。
時來薦鼎真偶爾,小住疏籬非不遇。
我知天地絕茫茫,無為展轉(zhuǎn)獨(dú)多慮。
為花凄斷卻回頭,爾亦微酸苦難茹。
注釋參考
鼎真
頂真。詩文中的一種修辭格。后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。亦稱聯(lián)珠格。 明 方孝孺 《友筠軒賦》:“或焚香而啜茗,或聯(lián)句而鼎真?!?/p>
偶爾
偶爾 (ǒu ěr) 很少出現(xiàn);遠(yuǎn)不是經(jīng)常的 occasionally;forom time to time;once in a while 他總是出外勤,偶爾回趟總部也呆不了多久小住
(1).稍停。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下·薊子訓(xùn)》:“顧視見人而去,猶駕昔所乘驢車也。見者呼之曰:‘ 薊先生 小??!’” 宋 汪晫 《蝶戀花·秋夜簡趙尉》詞:“午夜涼生風(fēng)小住,銀漢無聲,云約疏星度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尹文端公》:“次年召還,臨行時,吏民環(huán)送悲號,公不覺悽愴傷懷,過村橋野寺,必流連小住,慰勞送者?!?/p>
(2).暫時居住。 宋 陸游 《留題云門草堂》詩:“小住初為旬月期,二年留滯未應(yīng)非。” 陳毅 《失題》詩:“小住 楊溝 一月長,評衡左右費(fèi)思量。”
不遇
(1)
[fail to achieve one's success]∶不得志;不被賞識
懷才不遇
(2)
[not meet]∶沒碰到
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
詳細(xì)解釋(1).不得志;不被賞識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嶂挥?魯侯 ,天也;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?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 蔡澤 者, 燕 人也,游學(xué)干諸侯小大甚眾,不遇?!?唐 李白 《書懷贈南陵常贊府》詩:“大圣猶不遇,小儒安足悲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書·湘中草》:“ 卿謀 詩文雖不如 西堂 所推,而年少負(fù)異才,不遇而死?!?/p>
(2).沒碰到。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 儉 與 融 兄 褒 有舊,亡抵于 褒 ,不遇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可又有一説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?!?/p>
樊漢廣名句,沈黎使君與客飲王建梅林分韻作詩過沈犀以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