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注冷浸一江秋,分明寫出瀟湘軸
出自宋代趙希逢《和江上雙舟摧發(fā)》:
滄茫萬頃不計闊,仙槎曾泛天宮闕。
至今風浪卷長空,破浪飛帆何處發(fā)。
落鷹飛兔注急湍,千丈皚皚涌雪山。
相忘鷗鷺慣舟楫,蕩漾隨流下小灘。
晚來兩兩帆相續(xù),牙檣拄定孤輪玉。
寒注冷浸一江秋,分明寫出瀟湘軸。
注釋參考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瀟湘
(1).指 湘江 。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 江 淵, 澧 沅 之風,交 瀟湘 之淵。”《文選·謝朓<新亭渚別范零陵>詩》:“ 洞庭 張樂池, 瀟湘 帝子游?!?李善 注引 王逸 曰:“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,死於 湘水 ?!?唐 李白 《遠別離》詩:“古有 皇 英 之二女,乃在 洞庭 之南, 瀟湘 之浦。” 王琦 注引《湘中記》:“ 湘川 清照五六丈,下見底石如樗蒲矣,五色鮮明?!?元 耶律楚材 《用薛正之韻》:“ 鳳池 分付夔龍去,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?!?明 徐禎卿 《古意》詩:“帝子葬何處, 瀟湘 云正深?!?/p>
(2).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。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去蜀》詩:“五載客 蜀 鄙,一年居 梓州 ;如何關(guān)塞阻,轉(zhuǎn)作 瀟湘 游?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劉恭父趨朝》詞:“歸輔五云丹陛,回首 楚 樓千里,遺愛滿 瀟 湘 ?!?明 何景明 《雁》詩:“長風度關(guān)塞,九月下 瀟 湘 ?!?/p>
趙希逢名句,和江上雙舟摧發(fā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