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遍茶蘼,近清和困人天氣
出自元代張可久《【中呂】粉蝶兒_春思花落春》:
春思。
。
花落春歸,怨啼紅杜鵑聲脆,遍園林景物狼籍。
草茸茸,花朵朵,柳搖深翠。
開遍茶蘼,近清和困人天氣。
。
。
粉暖倩蜂須,泥香沾燕嘴。
遲遲月影上簾鉤,猶未起,起。
為想別離,倦余梳洗,暗生憔悴。
。
。
獸爐香篆息,鸞鏡暗塵迷,繡床幾番和悶倚。
玉腕消金釧松,釵橫環(huán)翠委。
屈指歸期,不覺的粉臉流紅淚。
。
。
花飛盡空閑鴛砌,日初長靜掩朱扉,系垂楊何處玉驄嘶?落誰家風(fēng)月館?知那里燕鶯期?話叮嚀不記得。
。
。
正交頸鴛鴦拆離,恰雙棲鸞鳳分飛。
效比翼鶼鶼獨(dú)宿,樂于飛燕燕孤棲。
傳芳信歸鴻杳杳,盼音書雙鯉遲遲。
。
。
呀,因此上美甘甘風(fēng)月久相違,冷清清云雨杳無期。
靜巉巉燈火掩深閨,清耿耿離魂繞孤幃。
傷悲,雕鞍去不歸,都則為辜負(fù)了韶華日。
。
。
自別來無一紙真消息,日近長安那里?倚危樓險化做望夫石,暮云煙樹凄迷。
把春心幾度憑歸雁,勞望眼終朝怨落暉。
到此際愁無寐,昏秋水揉紅淚眼,淡青山蹙損了蛾眉。
。
。
想當(dāng)初教吹{1|1}簫月下歡,笑藏鬮花底杯。
到如今花月成淹滯,月團(tuán)圓緊把浮云閉,花爛熳頻遭驟雨催。
落花殘月應(yīng)何濟(jì)?花須開謝,月有盈虧。
。
。
嘆春歸人未歸,盼佳期未有期。
要相逢料得別無計,則除是一枕余香夢兒里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清和
清靜和平。《隸續(xù)·漢司空掾陳寔殘碑》:“ 陳寔 仲躬 者,含圣喆之清龢?!眳⒁姟?清和 ”。
(1).天氣清明和暖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槐賦》:“天清和而濕潤,氣恬淡以安治?!?前蜀 韋莊 《和同年韋學(xué)士華下途中見寄》:“正是清和好時節(jié),不堪離恨 劍門 西?!?宋 潘元質(zhì) 《丑奴兒慢》詞:“愁春未醒,還是清和天氣?!?李大釗 《青春》:“遠(yuǎn)從 瀛島 ,反顧祖邦,肅殺鬱塞之象,一變而為清和明媚之象矣?!?/p>
(2).清靜和平。形容升平氣象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數(shù)寧》:“大數(shù)既得,則天下順治;海內(nèi)之氣清和咸理,則萬生遂茂?!薄读簳ぶ棺銈鳌ぬ占局薄罚骸癌z 陶季直 ﹞出為冠軍司馬, 東莞 太守,在郡號為清和?!?/p>
(3).清靜和平。形容人的性情。 漢 蔡邕 《文范先生陳仲弓銘》:“君膺皇靈之清和,受明哲之上姿。”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 荀中郎 在 京口 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晉陽秋》“ 荀羨 字 令則 , 潁川 人,光祿大夫 崧 之子也,清和有識裁?!薄赌鲜贰ち杭o(jì)上·武帝上》:“皇考外甚清和,而內(nèi)懷英氣?!?/p>
(4).(聲音)清越和諧?!段倪x·揚(yáng)雄<劇秦美新>》:“鏡純粹之至精,聆清和之正聲?!?李周翰 注:“聆,聽也,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聲?!?漢 王逸 《九思·傷時》:“聲噭?wù)A兮清和,音晏衍兮要媱?!薄段倪x·嵇康<琴賦>》:“清和條昶,案衍陸離。” 張銑 注:“言琴聲清和有調(diào)?!薄冻鯇W(xué)記》卷三十引 晉 傅玄 《蟬賦》:“聲嚖嚖以清和兮,遙自託乎蘭林?!?/p>
(5).(詩文)清新和順。 宋 蘇軾 《<邵茂誠詩集>敘》:“余讀之,彌月不厭,其文清和妙麗,如 晉 宋 間人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七:“ 海剛峯 嚴(yán)厲孤介,而詩卻清和?!?清 姚鼐 《<恬庵遺稿>序》:“觀察出其文,讀之清和恬雅,有越俗之韻?!?/p>
(6).農(nóng)歷四月的俗稱。 明 盧象升 《與蔣澤壘先生書》之四:“家大人于清和閏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?!币徽f指農(nóng)歷二月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五:“ 張平子 《歸田賦》:‘仲春令月,時和氣清?!w指二月也。 小謝 詩因之,故曰:‘首夏猶清和,芳草亦未歇?!袢藙h去‘猶’字,而竟以四月為‘清和’。” 清 胡鳴玉 《訂訛雜錄·清和月》:“二月為清和。 張平子 《歸田賦》:‘仲春令月,時和氣清?!?謝靈運(yùn) 詩:‘首夏猶清和。’今以四月當(dāng)之?!?/p>
人天
(1).佛教語。六道輪回中的人道和天道。亦泛指諸世間、眾生?!洞髮毞e經(jīng)·被甲莊嚴(yán)會三》:“能為世導(dǎo)師,映蔽人天眾;演説無所畏,我禮勝丈夫?!薄段簳め尷现尽罚骸叭颂斓朗?,卑高定分?!?唐 白居易 《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》:“看題錦繡報瓊瓌,俱是人天第一才?!?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十六章:“按佛經(jīng),行善者得人天果報。”
(2).人間與天上。《晉書·陸云傳》:“ 帝堯 昭煥而道協(xié)人天, 西伯 質(zhì)文而 周 隆二代。” 郭沫若 《Lobeniche的塔》:“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(gòu)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(fā)人天的啞謎。”
(3).指糧食。民以食為天,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諱,改民作人,故稱“人天”。《舊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粒食伊始,農(nóng)之所先,古今攸賴,是曰人天?!眳⒁姟?民天 ”。
張可久名句,【中呂】粉蝶兒_春思花落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