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事喜逢千日酒,憑高正在九秋時(shí)
出自宋代張伯玉《次韻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》:
楚楓丹外客颿稀,水拍長天雁字垂。
樂事喜逢千日酒,憑高正在九秋時(shí)。
吳歈調(diào)笑歌楊葉,蠻鼓{左金右堅(jiān)}閎引柘枝。
使騎相逢且留飲,行看卓馬轡如絲。
注釋參考
樂事
樂事 (lèshì) 得意事;使人高興或滿意的事 delight;joy;pleasure 享受傾聽他談話的樂事千日酒
酒名。古代傳說 中山 人 狄希 能造千日酒,飲后醉千日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五:“昔 劉玄石 於 中山 酒家酤酒,酒家與千日酒,忘言其節(jié)度,歸至家當(dāng)醉,而家人不知,以為死也,權(quán)葬之。酒家計(jì)千日滿,乃憶 玄石 前來酤酒,醉向醒耳。往視之,云 玄石 亡來三年,已葬。於是開棺,醉始醒。俗云, 玄石 飲酒一醉千日。” 唐 韓偓 《江岸閑步》詩:“青布旗夸千日酒,白頭浪吼半江風(fēng)。” 宋 王中 《干戈》詩:“安得 中山 千日酒,酩然直到太平時(shí)?!眳㈤?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九。
憑高
登臨高處。 唐 李白 《天臺曉望》詩:“憑高遠(yuǎn)登覽,直下見溟 渤 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》詩:“異國逢佳節(jié),憑高獨(dú)苦吟?!?明 劉基 《念奴嬌·紅樹》詞:“憑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遠(yuǎn)?!?/p>
亦作“ 憑高 ”。憑借高處。 清 黃鷟來 《回瀾閣》詩:“河流此日望迴瀾,杰閣憑高縱大觀?!?清 黃鷟來 《文選樓懷古》詩:“不用凴高嘆陳跡,江山文藻自長存?!?/p>
正在
正在 (zhèngzài) 表示動作、行為在進(jìn)行中 be 動 +-ing 我們正在做作業(yè)九秋
(1).指秋天。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晞三春之溢露,遡九秋之鳴飇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善哉行》:“三春燠敷,九秋蕭索。” 唐 杜甫 《月》詩:“斟酌 姮娥 寡,天寒奈九秋?!?華羅庚 《病中斗·寄老戰(zhàn)友》詩:“我身若蒲柳,難經(jīng)九秋風(fēng)。”
(2).指九月深秋。 唐 陸暢 《催妝五首》之一:“聞道禁中時(shí)節(jié)異,九秋香滿鏡臺前?!?元 無名氏 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(fā)、菊花向九秋開罷?” 清 何焯 《義門讀書記·昌黎集》:“菊有黃華則九秋矣,故秋懷以是終也?!?/p>
(3).九年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結(jié)九秋之增傷,怨西荊之折盤?!?唐 劉禹錫 《謫九年賦》:“古稱思婦,已歷九秋,未必有是,舉為深愁?!?傅尃 《次韻和湘荃、夢蘧聯(lián)句即寄》:“九秋客思三更夢,一夜西風(fēng)滿地霜?!?/p>
(4).曲名。 晉 陸機(jī) 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丹脣含《九秋》?!?宋 孫奕 《履齋示兒編·雜記》引此句,注云:“《九秋》,曲名?!?/p>
張伯玉名句,次韻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星之后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