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上不驕,為下不倍。國有道,其言足以興;國無道,其默足以容。
出自先秦 子思《中庸·第二十七章》:
摘自《中庸·第二十七章》
解釋:身居高位不驕傲,身居低位不自棄,國家政治清明時,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;國家政治黑暗時,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。
原文摘要:
大哉圣人之道!洋洋乎,發(fā)育萬物,峻極于天。優(yōu)優(yōu)大哉,禮儀三百威儀三千。待其人而後行。故曰:“茍不至德,至道不凝焉。”故君子尊德性,而道問學(xué),致廣大,而盡精微,極高明,而道中庸。溫故,而知新,敦厚以崇禮。是故居上不驕,為下不倍。國有道,其言足以興;國無道,其默足以容。詩曰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?!逼浯酥^與?
注釋參考
為下
方言。做下,造成。 逯斐 等《市長的代表來了》:“這都是你為下的,你喂活的白臉狼!”
不倍
(1).不背叛;不背棄。倍,通“ 背 ”?!抖Y記·緇衣》:“信以結(jié)之,ze{1~1}民不倍?!薄抖Y記·大學(xué)》:“上恤孤而民不倍?!?鄭玄 注:“不倍,不相倍?!?/p>
(2).不加倍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鎔裁》:“夫美錦製衣,脩短有度,雖翫其采,不倍領(lǐng)袖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