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輿留不得,毛節(jié)去應(yīng)閑。
出自唐朝羅隱《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》
杳杳諸天路,蒼蒼大滌山。景輿留不得,毛節(jié)去應(yīng)閑。
相府舊知己,教門新啟關(guān)。太平匡濟術(shù),流落在人間。
先生訣行日,曾奉數(shù)行書。意密尋難會,情深恨有馀。
石橋春暖后,句漏藥成初。珍重云兼鶴,從來不定居。
常時憶討論,歷歷事猶存。酒向馀杭盡,云從大滌昏。
往來無道侶,歸去有臺恩。自此玄言絕,長應(yīng)閉洞門。
注釋參考
不得
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毛節(jié)
(1).即髦節(jié)。朝廷使者用作憑證的符節(jié)。 唐 獨孤及 《送李賓客荊南迎親》詩:“當為天北斗,曾使海西陲。毛節(jié)精誠著,銅樓羽翼施。”
(2).即髦節(jié)。道士用來表示法力的符節(jié)。 唐 王維 《送方尊師歸嵩山》詩:“仙官欲往 九龍?zhí)?,毛節(jié)朱幡倚石龕?!泵?,一本作“ 旄 ”。 唐 盧綸 《太白西峰偶宿單祝二尊師石室》詩:“毛節(jié)未歸海,丹梯閑倚空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魂游》:“大羅天上柳煙含,你毛節(jié)朱旛倚石龕?!眳⒁姟?髦節(jié) ”。
羅隱名句,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